2015年5月11日,華盛頓:世界銀行新報告提出各國將溫室氣體凈排放減少至零和在本世紀內穩定氣候變化的三個步驟:為最終目標而不只是短期目標做計劃;將合理定價納入促使投資和行為改變的廣泛一攬子
政策;實現受影響最大群體的平穩過渡。
名為《發展去碳化:通向無碳未來的三個步驟》的報告稱,如果政府現在就開始,那么向零凈排放過渡的成本還是負擔得起的,但報告警告說如果推遲行動,成本將會增加。等到2030年再開始行動將會使全球的成本增加50%。
世界銀行集團副行長兼氣候變化特使雷切爾?凱特說:“科學表明,要在本世紀末前達到零凈排放,全球經濟需要徹底改革,因此,世界銀行集團正在加大對政府和企業現有政策選擇的關注。我們的作用是幫助我們的國家客戶及其他各方轉向低排放發展。今天作出的決定將會鎖定未來多年的排放軌跡并使社區易于受到氣候影響。我們會竭盡所能支持作出完善的決策。”
做好未來規劃
報告旨在幫助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直至實現全球零凈排放的過程中確定優先重點,首先就是做好未來規劃,通過在當下投資于幾十年后所需要的研究和技術,避免鎖定高碳增長模式的決策和會在低碳未來變得過時的基礎設施投資。
報告描述了各國如何通過從化石燃料轉向以清潔能源作為
電力來源達到零凈排放,然后擴大用電規模。提高能效對降低需求十分重要,通過良好的森林和土地管理保持自然
碳匯的健康,有助于以吸收和儲存碳的方式抵消剩余的排放。
世界銀行集團氣候變化首席經濟學家及報告的主要作者馬利安?費伊說:“目標是到2100年達到零排放,而不是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小幅減少排放。這意味著需要一系列非常不同的措施,包括經濟的結構和空間轉型。”
將合理定價納入廣泛的一攬子政策
廣泛的一攬子政策,包括碳定價,對于提供激勵以確保低碳增長計劃得到實施和項目融資也是必要的。
報告說明了通過碳稅或碳
市場給碳定價如何成為增加收入同時鼓勵減少排放的一種有效方法,以及為什么它比其他稅易于征管而難于規避。碳定價對于各種收入水平的國家都是一種有效的選擇,前提是所得收入均用于促進發展和消除貧困。
但還需要更大的一攬子政策來配合碳定價或者為其引入創造條件。報告討論了鼓勵實現零凈排放所需投資的配套政策,比如能效的性能標準、
節能車輛的返利、降低低碳技術的關稅以及要求電力供應商使可再生能源發電在供電中占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等。
推進平穩過渡
向低碳增長過渡會產生經濟影響。報告描述了政府可以如何采取措施使受影響最大的群體實現平穩過渡,同時增加對變革的支持,保護貧困家庭不受價格提高的影響,幫助企業進行自身改造以適應一個更清潔的世界。
高級氣候變化經濟學家及報告的主要作者斯蒂芬?哈勒蓋特說:“22個國家的數據顯示,如果用普遍的現金轉移支付取代化石燃料補貼,那么最底層的60%將從這一改革中獲益。”
取消主要有利富人的化石燃料補貼,征收碳稅或實行總量控制和交易制度是創造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同時減少
碳排放的兩條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