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解讀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的機遇與挑戰

2015-5-15 13:54 來源: 佰瑞咨詢

銀行面臨的挑戰:商業銀行價值鏈需重構

從外部影響來看,“互聯網+”時代下,更多的是實體經濟生產、經營模式逐步線上化、智能化等所帶來的銀行信貸投向轉變、結算支付模式創新等機遇。但是從銀行內部來看,“互聯網+”的深度介入更多帶來的是挑戰。

我們可以把整個金融體系可以分為基礎設施層和應用層。其中,過去銀行主導的投融資體系存在一系列問題:(1)在投資端,居民金融資產投資渠道單一,約60%以存款的方式、15%以銀行理財的方式直接進入銀行體系內;(2)在融資端,由于信息不對稱和征信信息缺失,大量的小微企業和個人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3)交易主體和客體地位不平等,用戶體驗有待改善。

隨著“互聯網+”的介入,在應用層出現了余額寶、P2P等一系列業態,但并沒有改變現有銀行體系的價值鏈條。而“互聯網+”在基礎設施層面的改變才將真正帶來銀行和金融體系的變化:如以支付寶/財富通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芝麻信用為代表的征信體系建立、陸金所為代表的資產交易和撮合平臺建立。

簡而言之,“互聯網+”對基礎設施層的深度介入,將給銀行的價值鏈帶來以下三大挑戰:

1.賬戶變革帶動零售銀行渠道和媒介的虛擬化。銀行渠道變革中,首先是對IT設備及流程的再造,個人零售業務向互聯網遷徙。NFC支付、掃碼支付等技術的快速推廣,線下支付結算網絡軟硬件將進行重構,邁入無卡支付時代。臉部識別算法及數據庫交叉驗證,迎來進程開戶時代。

2.銀行新盈利增長點將從規模走向流轉速度。目前銀行信貸投放已經由“信貸額度”硬約束逐漸轉向“資本金、風險”硬約束,資產交易和撮合平臺的出現將盤活存量信貸,優化整體社會的風險收益配置效率,使得高風險偏好資金和低風險偏好資金均可以獲得資源優化效率使用。

3.大數據及供應鏈才能真正打開銀行小微信用藍海。在傳統銀行利用線下“人海戰術”、發放抵押擔保類小微的模式受阻,疊加經濟下行周期小微不良爆發更趨于嚴重,越來越多的銀行也開始嘗試新型的互聯網模式,比如借助第三方支付、電商等數據開拓小額貸款業務、借助互聯網積累的數據進行供應鏈上下游閉環開拓模式。
123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