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的成本下降加上政府鼓勵,越來越多的美國家庭和公司開始自己生產
電力,這一趨勢正在威脅主導了130年的電力集中化生產供應模式。
曼哈頓珍珠街255-257號門口,只留下一塊并不顯眼的銅牌來紀念一個重要的歷史遺址:世界第一個集中化的商業發電站。1882年,托馬斯·愛迪生在這里創建了他的第一座工廠,為紐約金融區服務,之后,電能的傳播大多遵循他創建的這個模式,直到現在。
受成本下降和政府鼓勵的雙重影響,越來越多的美國家庭和公司開始自己生產電能,這一趨勢正在威脅主導了美國和世界130年的集中化電力生產模式。
“死亡螺旋”
美國電力工業組織愛迪生電力協會在其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警告說,電力行業正在面臨“破壞性的挑戰”,正如固定電話產業受到移動電話技術的沖擊。電力公司擔心,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和家庭啟用太陽能、風能和其他新能源自行生產電能,他們將失去顧客和收入,與此同時還得繼續負擔維系龐大電網的費用。這樣一來,電力公司將不得不提高電價,導致更多顧客流失,境況更加雪上加霜。在業內他們稱這一連鎖反應為“死亡螺旋”。
迄今為止,投資者們大多對于消費者自產電能構成的潛在威脅不屑一顧。這種自給自足模式叫做分布式發電。自2013年愛迪生電力協會的報告發表以來,標普500美國公共事業股指又上升了1/3。分布式發電站有的
市場份額依然很小。但電力公司的官員們已經日益意識到這個對行業未來的威脅。
“直到不久前,業內人士還認為,這種情況絕對不可能發生,”新奧爾良Entergy電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里奧·德諾特說,“公共電力商業模式依然是最廉價,最可靠的供電模式。但現在人們對它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在我們的控制之外。”
或許“死亡螺旋”的說法有些危言聳聽,太陽能公司SolarCity的首席執行官林登·里弗認為,準確地說是“變革螺旋”。他說:“當你壟斷一個行業長達一個世紀后,是看不到變化的,在你眼中變化就等同死亡。”
由于需求減少和歐盟對于可再生能源的鼓勵
政策,歐洲電力公司已經損失了上千億歐元。要避免同樣的命運,美國電力公司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