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融資是英國綠色投資銀行(GIB)的三大優(yōu)先業(yè)務領域之一。雖然目前英國具備成熟可靠的新型能效技術,但能源融資
市場仍面臨供給不平衡的局面。為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向存在市場失效的綠色環(huán)保項目領域,英國政府在2012年10月投資成立了全球首家綠色投資銀行(GIB)。
綠色投資需要催化劑
GIB目前由英國政府全資控股,政府初期劃撥38億英鎊供其在2016年3月前投資綠色項目。作為綠色投資市場的“催化劑”和補充者,GIB的宗旨是引進和鼓勵更多的私有資本投入綠色經濟領域,從而促進經濟轉型。
通過與私人資本密切合作,GIB大幅提高了能效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并幫助全英能源使用度最高的機構——英國國家醫(yī)療服務體系(NHS)實現(xiàn)了能效目標。
NHS每36小時為至少100萬病人提供服務,24小時不間斷高強度消耗能源,使其能源消耗折合資金超過7.5億英鎊/年,廢物處理成本超過1億英鎊,每年產生40萬噸廢物和可循環(huán)利用材料,能耗成本的大幅提高成為NHS面臨的最大
問題。
經仔細分析NHS的能源使用模型,GIB認為若采用適當的能效改進措施可使NHS每年的能耗成本降低20%,從而節(jié)約1.5億英鎊的能耗支出,同時也能使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5%。
能效融資怎么設計?
針對NHS管理和設備需求多樣性的特點,GIB為其設計了全方位、綜合性的能效融資方案,所有的融資產品都遵循4個原則。
首先,還款來源要有保障,能效改進項目節(jié)約的能耗成本作為還款來源,且還款金額低于節(jié)約的成本,這意味著NHS無需負擔額外的財務支出;其次,融資利率要具有吸引力,與市場同類產品相比,具備有競爭力的融資價格;再次,融資的長期性,貸款期限可長達25年;最后,方式的靈活性,可提供表內或表外融資,還款安排能適應項目周期的特殊要求。
通過分析NHS案例可知,能效融資的成功需要把握五大要點:市場分析、需求定位、方案設計、產品創(chuàng)新和風險控制。
精準的市場分析。GIB準確把握了能源市場的投融資需求和形勢,在部分機構投資者謹慎布局甚至退出投資市場的大背景下,清晰地看到了能源投資供給不足的流動性缺口,并在前期調查中,全面分析了所有可供NHS采納的融資獲取模式。在此基礎上,與社會資本展開充分合作,全面調動社會資本的參與積極性,從而打開了能效投資市場的新局面。
明確融資方現(xiàn)有模式和需求。GIB對其現(xiàn)有能源消耗量進行精準量化,并對其最大的能耗來源進行準確分析,通過對不同能耗設備的優(yōu)缺點進行橫向比較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型
節(jié)能減排技術。通過更大規(guī)模地利用可再生
電力和CHP設備,以及進一步改進能效控制措施,使NHS能耗成本降低20%,每年節(jié)省1.5億英鎊的能耗支出。
此外,號召每一位員工投入和參與也能帶來不容忽視的改變。英國全球行動計劃組織(Global Action Plan)曾通過鼓勵倫敦Bart's健康NHS的員工養(yǎng)成隨手關燈的習慣,一年共節(jié)省了10萬英鎊能耗支出。
有針對性地設計融資方案要盡量尋求可復制性。由于不同地區(qū)的NHS系統(tǒng)需要不同的能效改進方案,因此GIB與不同類型的社會資本進行合作,包括基金、社會團體、私人投資者等。
怎么防范投資風險?
資金來源多樣,融資形式靈活,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GIB不僅撬動了多種類型的社會資本參與,還賦予其融資方案充分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無論是直接的債權型融資,還是與合作伙伴一起,GIB都提供長期的、具有競爭力的市場價格,且無需NHS支付額外本息,只是利用部分節(jié)省下來的能耗成本進行還款。
嚴格的風控管理貫穿始終。2015年3月,GIB對外發(fā)布了《綠色投資手冊》,詳細列明了GIB針對每一個綠色投資項目所使用的實用工具,包括不同領域的項目篩選指南、標準,盡職調查的詳細步驟,風險評估計算模型和流程,后續(xù)監(jiān)管措施和綠色影響的匯報等。對于受
政策波動影響較大的能源領域,不僅包括對現(xiàn)有政策的梳理,還根據目前的全球形勢,預測了未來相關能源政策可能的改變以及隨之帶來的影響力評估。同時利用GIB的內部環(huán)境風險壓力測試,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利用多種風險緩釋工具和有效的合同流程管理,預估、分擔和防范可能的風險,從而保證投資的成效和收益。
GIB的成功經驗無疑值得我國借鑒。目前,我國不乏新興能源技術,在
節(jié)能減排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關鍵是如何精準分析和量化現(xiàn)有市場缺口,針對微觀個體設計適合的融資方案。同時,國內的金融機構應根據融資方具體需求,推出更加靈活創(chuàng)新的個性化表外融資產品,鼓勵更多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的形成。
英國NHS醫(yī)療體系屬于公共服務領域,GIB成功撬動社會資本參與,也從另一方面為我們帶來PPP融資模式的啟發(fā)。由于目前國內相關法律
法規(guī)體系的不完善和風險收益的不確定性,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對于PPP仍持觀望態(tài)度。因此,我國急需完善綠色投資政策激勵機制,激發(fā)社會資本的參與積極性,通過成立全國性或地區(qū)先導的生態(tài)發(fā)展銀行,盡快構建全國性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用金融手段撬動更大規(guī)模的綠色投融資市場。
作者系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綠色金融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