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我省正式啟動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首批納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圍的控排企業200余家,占全社會碳排放量的60%左右。經過一年多的實踐,
碳交易市場機制
減排作用初步顯現,大部分控排行業企業主要產品單位碳排放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為實現全省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約束性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我省城鎮化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碳排放水平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城市小微企業和社區居民的生活、消費領域逐步成為我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包括直接和間接排放)增長的重要領域之一。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開展低碳社區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氣候〔2014〕489號),要求各地積極探索有效控制城鄉社區碳排放水平的途徑。我省也亟需探索建立政府引導、社會自覺和市場運作的低碳
碳普惠制是指為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的
節能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和賦予一定價值,并建立起以商業激勵、
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推廣碳普惠制,有利于落實國家、省委和省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及低碳發展工作的部署要求,調動全社會踐行綠色低碳行為的積極性,樹立低碳、節約、綠色、環保的消費觀念和生活理念,擴大低碳產品生產和消費,拉動低碳經濟和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低碳社會建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