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選擇德國標準的原因
第一、中國政府認為,德國路徑比美國路徑更容易實現;第二、美國的工業空心化嚴重。IT公司出現工業4.0挑戰大,缺少基礎設施的落地,德國工業技術雄厚,是生產制造基地,生產設備供應商加IT業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戰略選擇上,中國政府的策略是,緊盯新一輪產業發展的潮流,選擇工業4.0,推出中國版的中國制造2025,尋找機會彎道超車,后發先制。
中國在這一輪工業革命當中能否成為贏家?結論是肯定的。因為中國在起步的戰略選擇賽跑當中,從來都是可以后發先制的,從中國在移動互聯網和第三產業的起跑上可以看到,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已經遠遠勝于硅谷。
工業4.0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一期剛剛開始。預計要30到50年的時間發展引進,按照國家公信部部長所說:德國是從工業3.0串聯到工業4.0,中國是2.0、3.0一起并聯到4.0。
中國由于沿海和內地的落差,基礎不一樣,中國整體上處在2.0和3.0的階段,所以對中國的企業來說,4.0是一個比較長遠的圖景,需要很長時間的路來走。需要腳踏實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步一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