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我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任務,對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推進新的產業革命具有重要意義。2011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加快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建立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制度;加強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工作,做好年度核算;實行重點企業直接報送能源和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制度。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組織開展重點企(事)業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工作的通知》(發改氣候[2014]63號),也要求各省、區、市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要結合重點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工作的實際需要,切實加強重點單位和管理部門能力建設,推動重點單位建立專職的核算報告隊伍,培育第三方核查機構…”為了更好的響應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的上述要求,目前各省市自治區都在積極加強能力建設、為2016年建立起全國碳市場做好準備。
碳排放的第三方核查機構,是地方和全國
碳市場中重要的一環,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碳盤查,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掌握自己的碳排放家底、幫助企業加快建立重點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實現碳排放總量控制、
碳資產管理和開展
碳交易等相關工作提供數據支撐;成為一家發改委備案批準的第三方核查機構,也就具有了依法對全省的碳排放重點企業每年進行碳盤查的資質,也掌握了全省的重點排放企業的排放數據,在即將到來的碳市場上占據了至關重要的位置,市場價值巨大。因此國家發改委和各省非常重視第三方核查機構的審批和管理,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資質設定了較高的要求。
2016年全國碳市場開啟后,排放量將達20-30億噸,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僅考慮現貨交易,市場規模可達12-300億元,若考慮期貨,市場規模可達400-1200億元。
目前七個省市的碳交易試點的強制性控排企業有2000多家,將來統一全國碳市場將有2~3萬家企業參與到碳交易體系中來,這十多倍的增長,對于各地主管機構來說,前期的碳核查至關重要,因為直接影響到
碳配額的發放工作,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第三方核查機構的需求會越來越強,面對如此大的市場商機,碳圈正在暗流涌動,搶占商機唯快不破。
>>千億市場體量,僅百家核查機構如何承載?
>>嗅到碳交易商機,卻找不到入口?
>>碳交易中的四大角色:買方、賣方、核查方、ZF,其中和您有關系的是哪個?
>>別急!我們幫您找到進入碳市場的靠譜路徑,建立一家專業的碳服務機構。
我們能做什么?
中科華碳(
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聯合國內頂尖的知名專家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資深審核員,推出“第三方核查機構申請輔導”服務,幫助具有一定實力的并有意成為第三方核查機構的企業申請,并提供一對一貼身輔導。具體服務內容如下:對企業核查人員提供專業能力培訓,建立核查隊伍,梳理組織機構職能,構建核查標準操作流程文件,建立完整的核查質量管理體系同時協助企業申請文件的填寫和申報輔導,了解詳情請登錄:
http://www.tanhecha.com
通過我們可以為申請企業打造強有力的業務團隊、建立內部的質量管控體系、以及開展業務后的幫扶帶工程,全流程服務讓申請企業省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