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轉型:科技支撐是關鍵
事實證明,綠色制造技術創新不僅有利于行業
節能降耗,還能帶來巨大收益。西安陜鼓研發的高爐鼓風能量回收機組,每臺可為用戶節約費用5680萬元,產品年預期效益在20億元以上;蘇州帝瀚成功開發了“切削液智能化循環利用系統”,已在江淮汽車等公司成功應用,預計能形成200億元的
市場規模,同時每年為加工企業節約成本80億-100億元;鞍鋼礦渣是
冶金渣處理工藝技術裝備的“領跑者”,去年共利用固廢量達600萬噸,年產值達8.5億元。
“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技術進步和創新仍將是決定性因素之一。”高云虎表示,要突出綠色工程科技的戰略支撐作用,加強綠色科技創新,加快研發應用技術先進、經濟可行的實用技術,積極組織實施能夠統籌節能、降耗、
減排、治污的集成化、系統化綠色解決方案。
綠色制造更加強調全生命周期的技術創新,即革新傳統設計、制造技術和生產方式,全面實現綠色化,構建起一個綠色制造體系,包括推行生態設計、建設綠色工廠、實施綠色制造、加大循環利用、倡導綠色消費的整體體系。
比如工信部正在大力推行的生態設計,是從方案設計就開始考慮產品全生命周期內對環境、資源的影響,從而在原料選擇、生產工藝、綠色消費、有效回收等各環節統籌發展綠色制造。
“據測算,工業產品對社會環境的影響約有70%在設計階段就已決定,所以要從源頭做起。我們將從推進試點、建立評價標準體系來開始這項工作。”高云虎介紹說。工信部日前已公告了第一批41家工業產品生態設計試點企業名單,未來還將發布評價指標體系,利用
第三方評價來推動生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