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10月5日電(記者鞏志宏)
河北承德位于京津上風上水,是京津冀生態功能區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底開始,承德與
北京開展
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探索
市場化的區域間生態橫向補償機制。
承德市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據估算,承德3310萬畝有林地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2444萬噸、釋放氧氣11016萬噸、滯留灰塵8032萬噸、涵養水源66.2億立方米,資產總值為2726.8億元,產品與服務價值1550億元。
2014年12月底,承德豐寧千松壩林場
碳匯造林一期項目在北京環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截至目前,千松壩碳匯項目已成交6.94萬噸,獲得收益254.8萬元。
“京冀跨區域碳匯項目,利用市場手段推動跨區域生態環境建設與生態補償。”承德市林業局局長李桂林表示,這種方式可提高地方政府植樹造林、生態保護的積極性,為當地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實力開辟了新路徑。
在推動建設林業碳匯項目的同時,承德市今年還啟動了重點行業納入跨區域
碳交易體系工作。目前有6家
水泥企業進入碳交易市場,已有4家完成年度碳排放目標履約工作。
記者了解到,在承德市試點的基礎上,河北全省跨區域碳交易工作也將展開。2015年底前,河北將完成重點碳排放企業排放報告的編制和核算工作,2016年將對所有符合條件的重點碳排放企業強制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在“十三五”期間逐步全面推開。
原標題:京冀開展“碳匯”交易探索跨區域生態橫向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