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
北京舉行。昨天晚上,新華社發表了全會公報。仔細研讀公報,結合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在不同場合的多次表述,我們認識到,五中全會將綠色發展,上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而綠色發展在現階段的關鍵
問題,不是修修補補、小打小鬧,而是換籠換鳥、轉場升級。新能源,無疑就是這場深刻變革的關鍵領域。
從新能源的角度來看,全會有四個“史無前例”值得關注。
全會史無前例地,將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戰略之一,上升到“關系全局的深刻變革的高度”。全會公報指出,“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
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據新華社,下同)
全會史無前例地,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定力”的重要方面。全會公報指出,“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全會史無前例地,將生態問題,與“國家治理能力”掛鉤。全會公報指出,“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全會史無前例地,提出了建設現代能源體系的目標,并且首次在黨的重要文件中,提出要建設“零碳能源示范區”。全會公報指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
碳排放區示范工程。”
上述四個“史無前例”,將綠色文明建設,提升到了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的高度,與國際責任、國家治理能力、新常態的體制機制與發展方式掛鉤。這是我們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經過30多年的發展,對環境問題的最新、最高認識,必將深刻影響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各個產業的發展。
要實現五中全會提出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綠色發展、建設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關鍵的問題,是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習近平語)到來之際,原有的大量思路、
政策、法律、規制等上層建筑領域內的內容,不適應新生產力的要求,嚴重制約著我國綠色發展戰略。我國能源和環境領域內存在的這樣那樣的、看似是無解的問題,都說明我們原來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必須探索新的“體制機制與發展方式”。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全球洶涌澎湃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是個別領域內小的技術突破,而是用新的技術、商業模式、管理方式,顛覆舊的體系范式。在能源領域,這個問題尤其突出。
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實質,就是要在不是很長時間內,全面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用分布式能源互聯網的電網體系,替代延續了上百年的集中發電、長距離供電、集中配電的舊電網體系。這兩個替代的實質,就是“換籠換鳥”、“轉場升級”。
換籠換鳥、轉場升級,就要是要在新場子比賽了。在新場子里,運動員、裁判員、比賽的規則,與舊場子可能完全不一樣。我國經濟改革開放才30多年,我們在這30多年里剛剛積累的一批優秀的運動員、裁判員、比賽規則,可能就要落后過時。
這無疑是“多么痛的領悟”,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個殘酷的事實。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我們改革30多年的積淀,比起國外很多老牌發達國家200多年的積淀,還是容易的。在新場子方面,從世界格局來看,大家都是新運動員、裁判員也沒有完全確定、比賽規則還不是很清晰,這是我們作為后發國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從這個角度來看,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的戰略,“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表述,具有非常深刻的內涵。
伙伴們,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在新場子里中國人能打幾場勝仗,做出自己的貢獻。到那時,金錢、財富、地位,都已經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