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中國金融在國際上有話語權的領域可能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綠色金融,一個是互聯網金融。當前國際經濟格局需要進一步推進區域合作,綠色金融領域是很好的切入點。
看世界:綠色經濟投資不足
目前真正把綠色金融做好,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國家和機構還很少,我國發展綠色金融有優勢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目前全球在綠色經濟方面的投資嚴重不足。同時,近年來,在英國倫敦股票交易所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中,與二氧化
碳排放密集度相關的上市公司分別提高了7%和37%。這說明,國際主流的資本
市場仍然為石油煤炭的傳統能源服務,對新型能源服務不夠。
全球20國集團(G20)在2009年就已承諾將逐步停止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支持,但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這些國家給化石燃料的補貼依然高達人均1000美元。這表明雖然國際社會非常關注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但各國在這方面的力度仍不夠。
雖然隨著綠色金融理念的推廣,近年來不少國家和機構也開始行動。比如,巴西、挪威等國政府,以及歐盟英格蘭銀行等都已經開始支持綠色金融發展。但總體來看,真正把綠色金融做好,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國家和機構還很少。
在綠色金融方面,中國具有領先優勢和話語權。近年來,綠色金融幾乎在所有領域都有較大推進,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最近,綠色保險又有新動向,
四川、
青海都在擴大環境污染保險和責任保險的覆蓋面,細化有關制度和管理辦法。
另外,我國也開始重視綠色GDP。目前,環境保護部已完成綠色GDP核算有關技術規范,并確定在
安徽、
海南、四川、
云南、廣東
深圳等地開展試點工作。
同時,我國在如何核算綠色GDP、如何衡量環境污染負資產對GDP的影響等方面,也領先于不少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