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最主要的危害到底是什么?
誤區二,空氣污染最主要的危害是什么?
空氣污染肯定有害,
問題是它的害處到底在哪里,程度有多大?
醫學界著名的《柳葉刀》(Lancet)雜志今年夏天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把導致人類死亡的原因按照其致死人數的高低列了個表,排名第一位的是高血壓,接下來依次是吸煙(包括二手煙)、肥胖、糖尿病、高鹽飲食、飲食中缺乏水果,然后才是環境空氣污染和室內空氣污染,分別排名第七和第八位。中國的數據略有差異,環境和室內空氣污染分別排在了第八和第九位,因為過量飲酒導致的死亡人數比空氣污染還要高,排在了第七位。
問題在于,表中列出的致死因子大都是個人很容易控制的,或者能夠通過個體努力而改變的,唯獨室外空氣污染不行,這就是為什么在那么多環境污染因素當中空氣污染受到的關注最多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空氣污染的視覺效果太震撼了,讓人很難忽略。尤其是直徑很小的PM2.5顆粒物具有很強的光散射效應,會導致空氣能見度急劇下降,不但會讓人心情低落,還是個嚴重的
交通隱患,甚至能造成航班大面積延誤。這些都是空氣污染的潛在危害,絕對不能忽視。
話雖如此,空氣污染最大的危害肯定在健康方面,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有毒化學物質能夠以氣體的方式進入人體,比如香煙中就含有上百種致癌物質,是導致肺癌最主要的原因,這就是為什么香煙要單獨算一項,排在十大致死原因的第二位。肺癌是一種非常難以治愈的癌癥,致死率在很多國家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但主要西方國家癌癥發病率最高的并不是肺癌,而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國的肺癌則是發病率、致死率均排在首位,所以說肺癌是殺死中國人最多的癌癥。兩者之間的差別不光是人家的空氣質量好,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煙民數量眾多,煙草才是中國人最大的殺手,那些平時有吸煙習慣的人在抱怨空氣污染之前不妨先考慮戒煙,否則空氣治理得再干凈也沒用。
空氣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有毒氣體就是臭氧,它不但會刺激呼吸道、引發支氣管炎等各種呼吸道疾病,還能造成神經中毒,甚至可能致癌。國內曾經一度有傳聞說臭氧對人體有益,市面上甚至出現過家用臭氧發生器,據說可以讓臥室“聞起來像是海邊的味道”,中國的管理部門居然允許這樣的產品上市,簡直匪夷所思。
雖然有毒氣體還有很多,但真正引起大家關注的卻不是氣體分子,而是空氣中漂浮著的微小顆粒物,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PM10和PM2.5。尤其是后者,幾乎成了空氣污染的代名詞。提到PM2.5 的危害,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肺癌,畢竟這玩意兒是通過肺進入人體的。但是UCLA醫學院環境健康學教授海蘇斯·阿拉霍(Jesus Araujo)告訴我們,PM2.5最大的危害并不是肺癌,也不是哮喘等和肺有關的疾病,而是心腦血管疾病,原因在于PM2.5顆粒直徑太小,可以穿過肺泡進入血管,刺激血管壁發生炎癥反應,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心臟病和中風。《柳葉刀》的那篇論文中也提到,室外空氣污染致死病例當中有80%是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和腦卒中,剩下的20%當中呼吸系統疾病和肺癌大約各占一半。
2015年12月2日出版的環保期刊《環境與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Health Perspectives)上刊登的一篇論文指出,同樣是PM2.5,來自煤炭燃燒的顆粒物比來自汽油、天然氣和生物質燃料的顆粒物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程度高5倍,原因在于煤炭燃燒顆粒物中還含有砷、硒和汞等有毒物質,對血液循環系統的毒性更大。
除了心血管和肺部疾病之外,大氣污染還有可能導致新生兒體重過輕、神經系統發育不全、智力低下、早產、自閉癥,以及哮喘等各種新生兒缺陷。UCLA流行病學教授比亞特·利茲(BeateRitz)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得到了很多數據支持這個結論。她采用的是流行病學調查的常用方法,即選取若干個在其他方面相差不大的地區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一段時期內新生兒的健康狀況,然后和相應地區的大氣污染程度進行對比,看看雙方有沒有關聯。
文章來源:土摩托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