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RCCEF)與劍橋大學可持續領導力研究院(CISL)在中央財經大學學術會堂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進口商品的綠色融資”系列研討會。以下是安邦保險集團全球銀行事業部副總經理周紅軍在會上的發言要點。
一、為國際貿易提供綠色金融服務是個系統工程。比如它的框架是不是應該包括綠色監管、綠色信貸、綠色保險和綠色投資。綠色監管就是“一行三會”在出臺的相關監管
政策里是不是貫徹了綠色的理念。綠色保險,離開銀行到保險層才知道,現在的保險是個剛需,比如大宗商品進出口,不一定用到銀行的融資,但是肯定會用到保險。所以,過去在綠色方面,是不是我們忽視了一些它必須的環節和因素。比如我們在綠色保險方面,將來也可以做這方面的一些政策。綠色投資,這兩年部分銀行在試點貿易融資證券化,跟一級
市場直接對接。將來綠色貿易融資是不是可以作為特殊的通道,這是可以考慮的一點。
二、綠色金融服務是金融服務企業的社會責任。比如銀行是不是對綠色信貸提供一些利率、匯率優惠的
問題,可能做起來比較難,但是,我們要想這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會在內部政策方面予以涉及。對于不是綠色的,可能政策方面有一些限制,是綠色的,可能有一些綠色通道。如果一個企業做了綠色金融服務,就會提高這個企業的商譽。商譽很重要,比如浦發在發行了綠色證券之后,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未來別人就會更愿意同浦發做交易。提高的商譽也是價值的體現。
三、綠色貿易融資是進出口雙方銀行的責任?,F在提到綠色貿易融資,好像就只是進口方銀行的責任,實際上針對國際貿易的交易,進口方銀行和出口方銀行都會提供相關的融資服務。比如大宗商品進口,或者農產品進口,開信用證是一個環節,開信用證以后,賣方可能根據信用證發放打包貸款,貨到以后,進口方銀行進行存兌支付。所以綠色貿易融資應該是雙方的責任。
作者:周紅軍 安邦保險集團全球銀行事業部副總經理
文章來源:中財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