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4 15:56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當前,世界各國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短缺的嚴峻挑戰,都在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選擇向低碳發展邁進。我國早在2010年就開展了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的試點工作,但是在現實中面臨諸多難題,亟待解決的就是低碳發展的融資問題。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以全球每年GDP的1%進行低碳投資,就可以避免將來每年GDP5%~20%的經濟損失。按照2013年我國GDP總量計算,中國向低碳經濟轉型所需要的資金為每年5688億元。預計到2015年,中國低碳融資總量需要達到19600億元,屆時中國將面臨12200億元的資金缺口,相當于2015年中國GDP總量的1.88%。如何化解低碳發展的融資難題?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是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
由于在低碳經濟發展初期,低碳項目的收益并未完全顯現,發達國家在公共財政的支持下,通過立法保障、財政投入、稅收激勵等方式主導企業和低碳項目投入。比如在2009年,英國政府就宣布了4.05億英鎊的資金計劃用以支持英國發展世界領先的低碳工業和綠色制造業,提供3.75億英鎊支持公共建筑和家庭采取措施,提高能源和資源的使用效率。從2000年至今,英國政府已累計投資了300多億英鎊用于支持低碳技術改造,從根本上解決了英國企業在低碳技術改造過程中的資金缺口問題。同時,英國通過直接的財政預算支持碳信托基金的建設與運營。2001年英國就創立了碳基金,旨在幫助企業和公共部門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和投資低碳技術開發。從2001年至今,累計投入3.8億英鎊,幫助眾多英國公司累計減排1700多萬噸,節省能源支出超過10億英鎊。此外,英國政府為提高企業使用能源的效率、調整能源結構和促進節能減排,對企業征收氣候變化稅。但在具體征收時,又通過調低企業雇員的國民保險金、強化投資補貼項目和碳基金等措施將部分稅收返還給企業,以減少企業的負擔。美國雖然沒有加入《京都議定書》,但是近20年來通過《清潔空氣法》《能源政策法》《低碳經濟法案》等,采取了多種財政稅收政策發展低碳經濟。2009年頒布了《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該法案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新能源投資方案,計劃投入超過900億美元用于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引導社會投資流向節能領域。美國政府計劃到2025年,新能源的發電量所占的比重將從2012年的10%增加至25%。此外,美國政府還投資1500億美元建立“清潔能源開發基金”,致力于太陽能、風能、生物燃料等低碳技術的開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