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地方省市建設企業溫室氣體數據報告系統的實踐認識

2016-7-15 16:54 來源: 碳道


2016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工作推進會議,全國31個省市的發改委及相關技術支撐機構參加了此次會議。作為全國碳市場建設的重要支撐,全國重點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直報系統(以下簡稱“國家溫報系統”)在會議上正式亮相,并上線運行。

基于此,地方省市是否有必要建設區域層面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報告系統以及系統建設的具體側重已是當前地方省市的關注焦點。本文根據作者所在單位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國家溫報系統、福建省溫室氣體排放直報與碳配額管理平臺等相關低碳信息化領域的項目實踐經驗,就如何建設地方省市層面的企業溫室氣體數據報告系統(以下簡稱“地方溫報系統”)談談相。關認識。

一、地方省市建設企業溫室氣體數據報告系統的必要性

(一)國家政策有要求

1.《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要“構建國家、地方、企業三級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和核算工作體系。建立地方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系統。”

2. 《“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重點工作之一是“打好全國碳市場建設攻堅戰。健全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建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制度,開展碳排放配額預分配工作,加強市場監管,確保2017年啟動運行全國碳市場。”

3.《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2014年第17號令)、《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明確要求國家、地方、企業上下聯動、協同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二)地方管理有需求

對于省(市)重點單位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報告、核查及配額分配等工作,地方主管部門可基于國家碳交易及配額分配制度及國家溫報系統,進一步精細化、本地化、系統化的推進。

1. 工作模式縱向延伸的必要。碳市場的建設,國家、地方各有側重。伴隨著國家簡政放權,地方主管部門在“接棒”的同時,還需向下“傳棒”和賦能,做好省、市、縣、企業的上下聯動,確保任務分解下達及時、數據上報完整準確、配額分配科學合理、市場監管透明有力。

2. 覆蓋范圍橫向擴展的必要。當前,國家要求納入碳交易的企業覆蓋8大行業18個子行業。但因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差異,考慮到地方政府主要排放源覆蓋的實際需求,特別是在總量、強度的雙控倒逼情形下,地方省市存在增加碳市場(或碳排放管理)納入行業的要求,甚至存在行業外企業申請自愿加入碳交易的訴求。此外,地方省市在所轄區域企業排放門檻的具體設定上,也存在嚴于國家(降低門檻)標準的定制化需求。

3.配額分配“本地化”的必要。公平、公正和透明,是配額分配的重要原則。在國家碳交易政策制度的要求和允許下,獲取反應本地實際情況的行業先進值、控排系數、排放因子等數據,將是地方政府、履約企業所期望的,也是國家層面鼓勵的。而獲取具有本地化特征的指標,需要大量本地化的數據予以支撐,也離不開地方層面相關信息系統分析挖掘能力的支持。

二、地方省市建設企業溫室氣體數據報告系統需關注的問題

(一)建立清晰、規范的數據標準

為保證數據度量在時間、空間等維度的可比性,以及數據共享交換的可行性(特別是與國家溫報系統對接),新建地方溫報系統時需特別注意數據標準的建立,建議將定義到最細顆粒度的元數據(如:行業代碼、能源品種代碼、主要產品代碼等)盡可能的與國家統計局及相關部門的統計制度或國標、行標靠攏。對于已建的地方溫報系統,需要通過數據清洗轉換中間件與國家溫報系統對接。

(二)降低給企業培訓賦能的門檻,提高用戶黏性

系統從“能用”到“好用”或許對系統所承載的數據影響不大(實際上若處理不妥當,影響也非常大,甚至波及到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但對線下的用戶培訓、知識傳遞和企業賦能將帶來巨大的影響。碳排放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尚是一個較為新穎、專業的概念。因此,系統設計時要時刻站在企業的角度(企業熟知、可接受的術語、流程)予以架構和布局,采用流程式、引導式的設計降低用戶的認知門檻,提高用戶黏性。

(三)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碳交易補充報告的深度融合

地方溫報系統在設計時,需同時支持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簡稱“溫報”)和碳交易補充數據報告(簡稱“補報”)兩套制度,并具有智能化的識別功能(如:該企業是否納入碳交易?哪個行業?可能存在哪些產品或設施?)。企業只需進行一次流程操作,便可依據系統規則完成“溫報”和“碳報”兩項工作,其關鍵是系統對兩套制度在底層數據層面的充分融合。

(四)重視系統向末端延伸、橫向擴展的需求

1.末端延伸:一方面,企業通過企業碳資產管理系統實現碳排放的精細化管理,需要與地方溫報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另一方面,地方溫報系統為獲得更詳實、準確的基礎數據,需要預留接口與典型企業的ERP、EMS等系統進行對接。從而形成“數據采集(企業)——核算——匯總——分析——反饋(企業)”的閉環。

2.橫向擴展:一方面,支持對企業報送數據進行時間、空間、行業、主要產品/服務、能源品種等維度的挖掘分析。另一方面,可擴展支持省(市)級碳配額分配、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區域碳排放總量和強度考核等業務領域。

三、地方溫報系統與國家溫報系統的對比分析

國家、地方兩級管理體系在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從分工上來說,國家層面側重于規則制訂及宏觀管理,地方層面側重于政策貫徹及中觀控制,企業層面側重于制度響應及微觀實踐。

表1地方溫報系統與國家溫報系統的對比分析


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投稿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