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昆明植物所在全球農地林木碳匯計量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6-7-27 01:16 來源: 中國科學院網

昆明植物所在全球農地林木碳匯計量研究中取得進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認為:全球農業和土地利用變化貢獻了全球24%的溫室氣體排放。目前全球森林面積還在不斷減少,然而農用土地的林木覆蓋率卻在持續增加。法國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到本世紀末爭取實現農業用地溫室氣體的零排放。全球農地的林木覆蓋率是多少?對全球碳匯的貢獻率多大?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許建初研究組在全球農業用地的林木碳匯計量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初步估計:過去十年中全球農地每年能固存近7.5億噸二氧化碳。農地上種樹也被稱為“農林復合系統”、“農用林業”、“混農林業”。農林復合能夠改善農田的生態功能、抵御氣候風險,增匯減排

基于全球尺度250米分辨率的modis遙感影像解譯結果顯示:43%的全球農地至少有10%的林木覆蓋度。出乎意料的是,南美洲的巴西、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和南亞的印度,農地上的林木覆蓋率都有顯著增長,這與這些國家大力推廣農林復合生態系統有關。我國從2000—2010年間農地的林木覆蓋率也呈現明顯的增長,這與我國政府大力推進“退耕還林”有關。許建初認為“如果將農地上的林木一并計入碳匯計量,相較單純基于ipcc一級評估方案的預測方法,將會獲得高于其4倍以上的總碳儲量預測結果”。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家農地生物質碳匯達每公頃100噸左右,我國目前農地生物質碳匯儲量為每公頃13.7噸,遠遠低于全球水平(20.4~21.4噸/公頃)。農林復合系統的推廣不僅能夠部分解決林產品的需求,而且能夠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

該研究成果以globaltreecoverandbiomasscarbononagriculturalland:thecontributionofagroforestrytoglobalandnationalcarbonbudgets為題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s)上。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4cb954100)等基金資助。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