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綠色發展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城市作為經濟活動的中心,是最主要的能源資源消耗者和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者,也在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和實踐。綠色發展的過程培養了實施綠色金融所必需的
市場環境,而綠色金融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綠色城市建設。
“綠色金融”就是金融機構將環境評估納入流程,在投融資行為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引導金融機構資金流向綠色低碳領域。與傳統的金融相比,綠色金融強調金融活動和生態自然的保護協調發展,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首次明確建立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的戰略。2015年也被稱為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元年。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遙介紹說,當前,生態環境破壞的嚴重程度導致環境承載能力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環境治理和投資的壓力巨大,要彌補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巨大融資缺口,就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無論是面對國際上的
減排目標,還是對內經濟轉型的壓力,中國都需要充分發揮金融的核心作用。
在推進綠色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金融是核心要素。王遙表示,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將會給未來綠色城市的構建帶來諸多影響,包括彌補城市綠色轉型的資金缺口,推動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利用金融機制促進企業把握綠色發展機遇。毋庸置疑,構建以機構創新、產品創新、
政策激勵和金融基礎設施為框架的綠色金融體系,將為城市綠色發展提供有效、便利與多樣化的融資,是確保城市綠色發展與轉型的重要決定因素。
作為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環節,綠色債券也格外引人注目。綠色建筑、綠色
交通及可再生能源等項目是城市發展重要的資金需求方,當前信貸和債券仍是其最主要融資模式。2016年以來,中國綠色債券發行增長勢頭迅猛,7月13日,全國首支央企綠色債券的發行將會帶動更多企業參與到綠色債券的發行,從而充分調動資本市場的力量,助推城市綠色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
王遙表示,“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目標是在未來有一天不需要談論綠色金融,而是整個金融體系都實現綠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