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標簽”制度或成新型壁壘 影響農產品出口

2016-8-25 10:20 來源: 央廣網

“碳標簽”制度對農產品出口影響將逐步顯現


當前發達國家正在努力設立各種碳標簽制度,立法或制定嚴格的低碳排放標準,對外國商品準入進行限制,形成所謂的“低碳壁壘”。隨著農產品碳標簽制度的不斷推進,一方面碳排量普遍較高的國內農產品企業的落后技術不得不淘汰,許多企業不得不支付高昂成本向發達國家購買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出口的農產品也不得不順應發達國家的要求,對產品進行碳認證、加貼碳標簽等,企業成本將大幅上升,而產品競爭力則會相應降低。

另外,碳關稅壁壘也在逐漸形成。在2007年法國提出了“碳關稅”以后,2009年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計劃于2020年開始對進口的碳排放密集型產品征收“碳關稅”。一旦“碳關稅”全面鋪開,中國高能耗的工業品和農產品將首先成為課稅對象,而貿易摩擦也將不可避免。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稱,如果碳關稅全面實施,中國制造將可能面臨平均26%的關稅,而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

農產品出口企業應早作打算

我國已是世界第五大農產品出口國,但包括寧波地區140余家農產品企業在內,90%以上都是碳排放較高的中小企業。同時農產品出口結構不合理現象突出,寧波地區蔬菜、水產品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占出口主導地位,而這些都被認為是具有“高碳”特征的農產品,在出口貿易中更容易遭遇低碳壁壘。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農產品出口企業應有清醒的認識,提早采取措施,主動應對。一是要積極進行低碳技術革新。出口農產品企業須重新思考企業自身發展思路,充分認識自身的減排重點和潛力,集中力量對生產的關鍵環節進行技術改革,積極采用低碳技術和設備切實降低碳排放;二是要關注低碳足跡認證。有能力的農產品出口企業應積極實施碳足跡評估,推進節能認證或低碳認證,提高企業及產品的低碳競爭力;三是大力開拓國外新興市場。目前我國農產品出口市場過度依賴歐美、日韓市場,而這些地區基本都已開始實施碳標簽制度,因此必須大力開拓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與我國農產品有很強互補性特征的市場,以多元化出口策略分散發達國家碳壁壘帶來的風險。
12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