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G20看重的綠色金融“綠”在哪兒

2016-9-7 11:23 來源: 第一財經新聞

盡管綠色金融已經取得一定進展,但目前還只有很小比例的銀行貸款被明確界定為綠色貸款。貼標的綠色債券在全球債券市場中的占比低于1%。

我國每年需要在綠色領域投資約6000億美元,用于環境修復和保護、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綠色交通。其中不超過15%的資金將來自公共或政府渠道。

建立綠色金融體系已成為國家戰略。金融是經濟的血脈,有綠色金融助力,企業節能降耗和山變綠水更清的愿景,有望更快實現。

9月5日閉幕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發布公報(下稱“公報”),強調擴大綠色金融的重要性。這是G20領導人首次在峰會年度公報中提到綠色金融。

在中國的倡議下,綠色金融今年首次被納入G20議程。G20各國領導人對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提出的自愿可選措施表示贊賞。公報提到,歡迎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提交的《二十國集團綠色金融綜合報告》(下稱《報告》)和由其倡議的自愿可選措施,以增強金融體系動員私人資本開展綠色投資的能力。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4月在華盛頓表示,全球金融系統需要發揮領導作用,積極動員社會資本在綠色領域的投資,并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也表示:“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嚴重威脅經濟恢復、增長和金融穩定??紤]到所需的投資資本規模,金融市場需要向低碳經濟轉型?!?/div>

什么是綠色金融?在G20杭州峰會前,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介紹,“綠色金融”指能產生環境效益以支持可持續發展的投融資活動。這些環境效益包括減少空氣、水和土壤污染,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并體現其協同效應等。

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說:“目前我國環境治理任務繁重,環保投資需求巨大,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正當其時?!?/div>

發展之綠:中國引領綠色金融發展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在中國的倡議下,2015年12月15日,在三亞召開的G20財政與央行副手會議同意在中國擔任2016年G20主席國期間建立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下稱“小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英格蘭銀行共同主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擔任秘書處。小組參與者來自所有G20成員國、受邀國和六個國際組織,共計80多人。

2016年1月,小組在北京召開的首次會議同意在五個領域開展研究,包括銀行業、債券市場、機構投資者這三個專門領域,以及風險分析和指標體系這兩個跨領域問題。在每個領域,研究小組對G20和全球經驗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并提出可供各國考慮采納和開展國際合作的可選措施。

在2016年2月發表的上海公報中,G20財長與央行行長重申了小組的工作職責,并要求該小組“識別綠色金融發展所面臨的體制和市場障礙,并在總結各國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可提升金融體系動員私人部門綠色投資能力的可選措施”。

此后,小組分別于3月、4月和6月在英國倫敦、美國華盛頓和中國廈門舉行了第二到第四次會議。小組完善綜合報告后,將其提交至7月的成都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討論。

在這次G20峰會上,該小組專門提交了《報告》。

中國政府為什么如此重視發展綠色金融?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確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十三五”時期,國家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國務院相繼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了環境改善的具體指標。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近年來在綠色金融領域的發展令人矚目。比如,中國的綠色信貸已經占國內全部貸款余額的10%。我國是全球僅有的三個建立了綠色信貸指標體系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是第一個由政府支持的機構發布本國綠色債券界定標準的國家。從2016年年初到現在,中國發行的綠色債券已近1200億人民幣,占全球同期發行的綠色債券的45%,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中國已經宣布2017年將啟動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

在盛產花椒的四川茂縣,“綠色金融”助力農民增收致富。據媒體報道,人民銀行汶川縣支行以信貸支持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為切入點,實施精準扶貧,累計發放信貸資金1560萬元用于支持“六月紅專合社”花椒精選、花椒倉儲、花椒油加工等資金需求,輻射帶動周邊60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

而在福建福清,綠色金融的發展出現了三大趨勢:一是信貸資源向新能源產業傾斜。二是支持綠色工業園區改造建設。打造綠色供應鏈,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土地集約利用和水循環利用。三是加快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以新能源為例,截至7月末,福清轄內的金融機構已對福清核電項目授信323億元,同比增長14.32%;對風電項目累計授信19.8億元,同比增長12.61%。

創新之綠:動員私人資本參與投融資

我國每年需要在綠色領域投資約6000億美元,用于環境修復和保護、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綠色交通。其中不超過15%的資金將來自公共或政府渠道。

別濤表示,要在“十三五”期間實現上述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和指標,僅靠政府資金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創新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一方面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中國生態環保領域;另一方面促進金融業向綠色化快速轉型。

綠色金融的發展面臨一系列挑戰。盡管綠色金融已經取得一定進展,但目前還只有很小比例的銀行貸款被明確界定為綠色貸款。貼標的綠色債券在全球債券市場中的占比低于1%,全球機構投資者持有資產中的綠色基礎設施資產占比也低于1%。

公報提出,為支持在環境可持續前提下的全球發展,有必要擴大綠色投融資。綠色金融的發展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環境外部性內部化所面臨的困難、期限錯配、缺乏對綠色的清晰定義、信息不對稱和分析能力缺失等,但我們可以與私人部門一起提出許多應對這類挑戰的措施。

馬駿表示,發展綠色金融要求將環境外部性內部化,并強化金融機構對環境風險的認知,以提升環境友好型的投資和抑制污染型的投資。綠色金融應該覆蓋各種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綠色金融既要利用公共資金,也要動員私人資本。綠色金融還涉及整個金融體系對環境風險的有效管理。

馬駿介紹,許多方法可以幫助應對這些挑戰。許多國家已經采取了包括稅收、補貼和監管措施在內的許多手段來應對環境挑戰。這些手段對強化綠色投資做出了貢獻,但對于私人資本的動員能力仍然不足。

據了解,在這次G20峰會上,小組提出了一系列供G20和各國政府自主考慮的可選措施,以提升金融體系動員私人部門綠色投資的能力。公報中表示,“我們相信可通過以下努力來發展綠色金融:提供清晰的戰略性政策信號與框架,推動綠色金融的自愿原則,擴大能力建設的學習網絡,支持本地綠色債券市場發展,開展國際合作以推動跨境綠色債券投資,鼓勵并推動在環境與金融風險領域的知識共享,改善對綠色金融活動及其影響的評估方法?!?/div>

中國政府層面已在加緊搭建框架。就在G20杭州峰會召開前夕,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隨著上述指導意見的出臺,中國將成為全球首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