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綠色金融:美國政府靠兩條腿走路

2016-9-18 16:14 來源: 綠交所 |作者: 劉倩 董子源

綠色金融美國政府靠兩條腿走路


環境治理需要建立在強大的財政金融體系的基礎之上,這也是所有擬定的環境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以美國環保署為例來看其所下屬的特許咨詢部門是如何為環境項目融資出謀劃策。

美國白宮和國會于1970年7月共同成立了國家環保署,環保署主要通過環境金融咨詢委員會和環境金融中心網絡為大到聯邦政府,小到各地社區的環境治理及維護公眾健康提供環境金融服務。

環境金融咨詢委員會:設計全面融資方案

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1989年環保署下正式成立環境金融咨詢委員會(Environmental Financial Advisory Board,EFAB)并召開第一屆啟動會議,設立了包括公共部門環境金融選擇、稅收政策障礙、小社區金融策略和促進私人部門提供環境服務在內的四個主題工作組。

環境金融咨詢委員會(Environmental Financial Advisory Board, EFAB)是《聯邦咨詢委員會法案》特許咨詢部門,旨在為環保署就環境融資議題、決策和趨勢提出建議,致力于降低公共目的環境設施和服務的成本并提高相關投資。EFAB由EPA的財務主管辦公室和環境金融中心支持。

EFAB參與的環境治理項目主要涉及五大領域,包括基于成本效率的環境管理、州立滾動基金、水、空氣和棕地項目等,其主要職能是就以下問題為EPA提出意見建議:

--降低環境設施融資成本,支持污染防治,鼓勵環境資源可持續管理;
--為增加對環境服務提供的私人投資和消除或減少對私人參與的現有管制約束建立激勵機制;
--創新融資途徑,且支持和鼓勵運用更加富有成本效益的融資工具;
--識別針對小社區融資的方法;
--評估公私合作伙伴關系的政府戰略(PPP),包括私有化、運作和維持問題,以及其他可能的融資機制;
--增強政府的會計和披露標準,以幫助提高環境項目的可持續性;
--提高州和地方政府財政能力,以支持其現有的聯邦稅法下施行各自的環保項目。
--增加對環境保護以及公共和私人環境資源管理的整體投資,以應對環境融資挑戰;
--消除美國以及其他國家推廣環境產品和服務面臨的金融阻礙。

從TOD案例一窺EFAB的角色和作用

公交導向式城市發展項目(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為例,應可持續社區辦公室要求,EFAB需要就TOD項目的可用金融工具和融資策略提供建議。

為此,EFAB首先召開專門的TOD研討會,邀請了大量專家和利益相關者,為TOD規劃、開發和融資等關鍵問題進行了探討;接著召開基礎設施投資圓桌討論會,召集各方(包括聯邦政府官員、EFAB成員、專家、專門小組成員等),由資本市場的專家就一系列投資問題與EPA分享觀點、關切和意見。

以上會議商討結果一經辦公室采用,會在項目實施和具體政策運用過程中產生有價值的反饋。EFAB非常關注這些反饋,將其作為其研究和審議相關結論相關工作的重要部門,以供未來在評估與TOD基礎設施發展相關政策和項目時提供參考。

EFAB在完成指定的TOD融資選擇報告的基礎上,還提供了補充性報告,拓展了未來與TOD融資相關的EPA政策和項目中需要深入考慮的融資概念,此外,補充報告還建議PPP提供可供選擇的融資方式,并在項目的規劃和設計中考慮私人投資者的利益和投資,并建議EPA考慮改善PPP的方式。

環境金融中心:支持區域融資創新

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EFAB以贈款項目在全國支持建設環境金融中心(Environmental Financial Center,EFC)。

建立EFC的目的是為更小范圍的社區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技術支持。在最新的2015年競標中,EFAB出資200萬美元,資助包括南緬因州大學、馬里蘭大學在內的8所大學和1個鄉村社區援助公司建立環境金融中心,并為每個中心劃分了服務的地理范圍。

環境金融中心的目標不僅僅是為所服務的地區爭取環境補助或貸款,更重要的是幫助社區等小區域評估環境項目規劃,實施可持續的環境投融資機制,策劃稅收方案,擴展新的資本來源,并在該過程中逐步拓展公司合作伙伴和社區參與水平。

由于環境問題的跨區域特性,EFC還通常需要為處理跨區域問題構建跨區域或囊括私人和公共部門等眾多參與主體的對話機制。

這些機構大部分都以大學為實體,主要是因為中標的大學研究機構中囊括了環境、金融、法律、技術等多方面的專家,并長期從事環境投融資的研究,且能夠以較為獨立的方式與所在社區、企業、NGO和居民形成很好的互動關系,便于深入追蹤服務區域面臨的問題,更好地為持續性的環境融資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創新服務。

通過網站和其他的傳播手段,總結EFAB及EFC的工作及其效果,形成了350個環境金融工具及1000個案例的摘要,發布分享。

對我國綠色金融的啟示

傳統條塊分割式的治理結構導致環境部門長期以來更擅長處理單一介質的污染問題,對于具有復合性、跨區域、污染主體高度分散化等特征的復雜環境問題缺乏高效的治理機制,且缺乏與能源、農業、交通、金融、國際事務等部門溝通解決跨部門、跨區域問題的適當協調機制。

事實上,在社會經濟系統發展日益復雜化的背景下,這也是各個部門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金融監管部門、各類金融機構中具有綜合性投資管理能力的機構也非常少見。

我國尤其缺乏的是能夠為環境金融決策提供區域環境投融資規劃的機構,為地方提供財政承受能力、稅收體系健康度和償還能力等方面的評估,以及提供成本效益分析、融資渠道篩選、風險分擔機制、違約控制機制籌劃等多方面的服務。

此外,也缺乏由咨詢委員會由專家和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咨詢委員會機制為國家到地方的環境投融資決策提供綜合性的咨詢與評估,在這一機制下,專家能夠為環境投資項目設計、篩選提供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社會利益最大化的方法和準則,利害關系人能夠就政府環境決策對生活和群眾財產的影響提出建議和警告。

聲明:本文系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劉倩、董子源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