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綠色金融成大勢所趨 “監管洼地”還需警惕

2016-9-27 10:03 來源: 中國環保在線

盡管與歐洲等發達國家市場相比,我國金融市場的綠色理念顯得非常薄弱,但作為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同時也是承受著最嚴重環境、資源、氣候風險的經濟體,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節能減排,已內化為我國政府和人民的強烈意愿。

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貫徹信貸政策與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綠色金融開始萌芽。

  2007年,國家環保總局、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落實環保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可算是綠色金融在我國的開端。

  2008年,國家環保部會同金融監管部門相繼出臺“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綠色信貸”等新政,綠色金融政策正式啟動。

  2011年,“綠色信貸”評估研究項目啟動,并計劃建立“中國綠色信貸數據中心”,為商業銀行踐行綠色信貸、管理和評估風險提供權威的信息支持。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首次明確了建立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的頂層設計。

  2012年,銀監會發布《綠色信貸指引》,對銀行業操作綠色信貸的流程進行規范;2013年,銀監會推進綠色信貸統計制度;2014年,銀監會發布《綠色信貸實施情況關鍵評價指標》,超過100個指標對組織管理、能力建設、流程管理、內控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了規范。

  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首次明確了建立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的頂層設計,并將發展綠色債券市場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2015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版)》(以下簡稱《綠債目錄》),作為關于綠色債券界定與分類的指引性文件;國家發改委也隨即出臺了《綠色債券發行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于2016年3月16日正式發布《關于開展綠色公司債券試點的通知》。

  2016年,全國兩會通過《“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建立現代金融體系,支持綠色金融發展。

  2016年8月31日,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對包括綠色信貸、綠色證券市場、綠色發展基金、綠色保險、環境權益交易市場等各要素的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提出了發展方向,并支持地方發展綠色金融,推動開展相關國際合作。

  2016年9月,中國在今年G20杭州峰會上提出綠色金融發展理念。其中,G20《公報》指出,為支持在環境可持續前提下的全球發展,有必要擴大綠色投融資。

  誠然,我國綠色金融實踐起步較國外落后,但在逐步探索的漸進過程中,政策推動決心和意志非常強,從上述的發展過程可窺一斑。

  作為撬動私人部門資金、加快綠色轉型的手段,綠色金融被寄望于緩解財政負擔,同時推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突破規模化發展的瓶頸,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持續穩定的動力。隨著綠色發展相關扶持政策的不斷加碼和逐步落實,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布局,期待著綠色金融能夠成為下一個“風口”。

  中國在綠色金融標準化建設上如果先行一步,不僅有利于促進綠色金融產品交易通過交易形成國際定價中心,更有利于全球綠色金融資源向中國集聚。為此,需要針對國際資本、國家資本、地方資本、產業資本、機構資本和居民資本的等利益主體,通過激勵機制來實現金融產業鏈綠色化。比如對商業銀行,規定綠色信貸的比重,只有綠色信貸達標或超過比重的商業銀行,才能獲得央行的政策支持;對相關項目企業,只有達到綠色標準,才能在貸款優惠方面得到支持;對地方政府,只有其綠色GDP(排氣、排污治理等)比重考核達標,相關負責人才能考核通過,才允許發放地方債券;在國際合作中,只允許國際資本投資綠色金融標準的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我國綠色金融探索已經取得一定進展,但目前還只是很小比例的銀行貸款和債券被打上了“綠色”標簽,需要銀行做出更多努力推動資本配置到綠色投資上來。不過,目前期限錯配、信息不對稱、分析能力缺失等問題正成為銀行業綠色化道路上的“攔路虎”。

  專家表示,綠色金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對促進我國綠色發展也有重大的意義。但是過度倚賴財政補貼等扶持政策,可能產生“監管洼地”,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為綠色金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造成隱憂。

  可是回顧過往,小微金融、PPP、光伏新能源……一個個“風口”來了又去,市場在政策的引導下創造了一個個資本神話,又在政策轉向之后留下種種的問題。塵埃落定之后,小微企業依然融資困難、公共設施投資依然乏人問津,而光伏產業也還是繼續要仰賴補貼才能存活。

  為此,業內專家表示,為了打破上述瓶頸,除了傳統的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支持方式,必須整合和加強金融在其間的作用,讓金融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資金支持者,使金融機構也向著與社會環境相協調的方向過渡。因此,當前,綠色金融已成為國際組織、政府、企業普遍關注的焦點。在傳統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也迫切要求傳統金融向綠色金融轉型和發展。

  時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關注綠色金融,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綠色環保產業,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呼吁加快完善環境評估與信息披露等機制,夯實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基礎;而綠色發展相關政策的頂層設計也在不斷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和生態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被列為“十三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們有理由期望綠色金融體系將會獲得更大規模、更加健康的發展,并成為推動我國綠色發展轉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