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洪磊:發展綠色投資者 建設綠色投資文化

2016-12-13 11:21 來源: 中國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自上世紀70年代提出以來,已經形成全球共識。基于赤道原則的綠色信貸、基于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PRI)的綠色投資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主要國家正攜手推進綠色金融的發展。

8月30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8月31日,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9月3日,全國人大批準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最新成果《巴黎協定》。在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的推動下,綠色金融首次寫入G20峰會公報。

可以預計,綠色金融將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綠色金融根植于實體經濟,發展成果令人矚目

綠色金融伴隨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理念和政策實踐的發展而誕生。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以保護生態、促進生態事業發展的“綠色”信貸活動。

截至2015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已達8.1萬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9.7%。

2016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發行規模約1100億元,超過全球貼標綠色債券發行量的30%。2014年以來,綠色投資基金有了很大發展。截至2016年6月末,有興業全球、匯豐晉信、富國等22家基金管理公司發行綠色、低碳、環保方向的公募證券投資基金39只,總規模約343.7億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測算,“十三五”期間,我國綠色經濟投入需求年均在2萬億元以上,相當于年均GDP的3%,市場潛力巨大。

二、制約綠色金融發展的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綠色金融活動主要依賴于外部約束,沒有形成內生的商業規則

以綠色信貸為例,2012年銀監會發布了《綠色信貸指引》,2013年出臺綠色信貸統計制度,2015年發布《能效信貸指引》。人民銀行發布《關于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正式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綠色金融債券。

截至2015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兩高一剩”行業貸款余額回落到1.8萬億元,綠色信貸對推動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綠色信貸仍限于表內活動,表外幾乎沒有。

在綠色證券方面,除了在申報受理及審核上有“綠色通道”之外,并沒有形成有效的價格激勵和增信機制,投資人對綠色證券的偏好更多地出于社會責任而不是財務決定。

在綠色投資基金方面,市場自覺自發建立的綠色投資基金發展緩慢。整體上看,綠色金融與非綠色金融仍是兩套并行的活動體系,沒有融入統一的商業價值原則之中。

(二)綠色金融缺少法律政策的有力支持,其正外部性價值難以轉化為商業優勢

盡管綠色金融產品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政策便利和支持,一些深層次問題并沒有解決,如缺乏統一的準入標準、缺少權威的第三方認證機構等。

目前,關于綠色金融的監管政策多屬于指引性質,綠色金融產品有很強的自愿性、隨意性,沒有成為可被市場檢驗的標準化產品,相應地,也缺少為標準化產品提供評價、增信、擔保的有效機制。

與普通金融產品相比,綠色金融產品要面對更加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和項目審查標準,因此受到發行成本和預期收益的雙重壓力,綠色金融產品的正外部性無法轉化為市場商業價值,制約了綠色買方市場的發展,綠色金融產品無法在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時達到較高的均衡。

(三)綠色金融理論和綠色責任意識仍很薄弱

“綠色”正成為共同追求,但還不是每個人的具體選擇。

綠色金融陷入集體選擇的困境,需要公共金融與公司金融理論取得更大突破。除了理論支撐,綠色金融還需要獲得社會責任的支持。

我國是一個東、中、西不均衡發展,城鄉差異、地區差異非常大的國家,綠色發展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現實價值不同,因此,把綠色發展視為責任的意識也有所不同。

毫無疑問,先發展的、在國民經濟中居于核心或優勢地位的行業和地區,應擔當更多的綠色發展責任。目前,這種擔當意識還遠遠不夠。

三、發展綠色金融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法律支持與政策引導

我國是全球首個由政府支持機構發布本國綠色債券界定標準的國家。

2015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綠色債券發行指引》,對綠色債券放寬審核標準,鼓勵地方政府通過投資補助、擔保補貼、債券貼息、基金注資等多種方式,支持綠色債券發行和綠色項目實施,為綠色債券提供擔保增信、“債貸組合”增信等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股權投資企業、綠色投資基金發行綠色債券,擴大綠色投資基金資本規模。

2016年3月和4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發布了《關于開展綠色公司債券試點的通知》,對綠色債券募集資金使用和信息披露提出針對性要求。

我們期待這些綠色金融支持政策能夠與市場定價機制、交易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對于購買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的投資行為,從風險資產占用、稅收等方面提供正向激勵,從而推動綠色金融逐步走向市場驅動式發展。

(二)社會責任推動與行業自律

在短期上,驅動綠色投資的市場力量是商業價值和當期財務性收益。

但從更長時期看,一旦綠色投資越過了某個臨界點,將成為一種自我強化的力量,整個市場價值結構和交易行為將發生逆轉,綠色投資如同綠色有機食品一樣在市場中獲得支配性地位,迎來社會價值與財務價值相統一的發展階段。

在達到臨界點之前,我們需要用社會責任原則來推動市場價值取向和交易結構向預期的方向轉型。

在這一過程中,行業自律的作用空間十分廣闊,從理念推廣到行為指引,從行業標準到交易規則,乃至財政、稅收制度的推動,都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形成系統性合力,推動綠色金融在整個金融體系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使綠色金融與綠色經濟相得益彰,同步實現發展轉型。

(三)加強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

從赤道原則到社會責任投資,從《清潔空氣法案》到綠色發展理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離不開國際合作,綠色金融的發展也離不開市場開放和各國政府、央行以及金融機構的通力合作。

要形成統一的綠色標準,建設更加便利的金融基礎設施,降低綠色金融產品的信息不對稱和摩擦成本,鼓勵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綠色融資和投資,使投資者和融資者均能分享綠色發展帶來的超額收益。

四、要致力于建設強大的資本市場綠色投資力量

(一)建立完善綠色證券投資指數體系

下一步,應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和基礎制度的過程上,同步建設綠色證券發行、投資、評價、信息披露標準,對綠色證券進行統一標識,設立綠色證券板塊,推動綠色證券發展。

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動證券市場推出多元化綠色投資指數,使綠色股票、綠色債券投資擁有系統的指數基準,為各類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資標的和市場規范。

(二)加快培育綠色證券的專業投資群體

要鼓勵、引導各類公私募基金、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社會公益基金、保險資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積極完善綠色投資責任體系,加大對綠色股票指數、綠色債券指數的戰略配置,放棄一部分短期收益,換取更大、更長期的安全邊際,同時獲取向綠色經濟轉型的長期收益。

(三)培養全民綠色投資意識,建設綠色投資文化

從綠色發展、綠色金融到綠色投資,是一個從理念到行動的過程,依賴于綠色投資意識的覺醒和綠色投資文化的形成。

因此,要在全社會著力培育綠色投資意識,建設綠色投資文化,發展出強大的綠色投資力量,使金融體系真正契合綠色經濟的發展要求。

發展綠色經濟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綠色金融也就不能局限于慈善式的“綠色優惠”,而是要全面滿足綠色發展所需的長期資金,使綠色金融本身成為一種有長期性和價值性的投資活動,這正是資管行業的責任所在。

資管行業要從產品、從投資工具的角度,從投資價值出發,將綠色金融產品配置到廣大投資者的財富管理中。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