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24 13:49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伴隨著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類逐步從原始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而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只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將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摒棄20世紀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與方法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
1、了解不同人群對“低碳生活”的感知度
2、宣傳“低碳生活”的理念
3、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發展“低碳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二).調查方式
1、問卷調查
我們小組在社區內就學生和上班族就問卷形式進行抽樣調查
2、通過網絡等多媒體查找相關資料,以及進行碳足跡計算
二.調查結果分析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它標示一個人或者團體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導致地球暖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跡”就大,反之“碳足跡”就小。
什么是“碳足跡”?“碳足跡”來源于一個英語單詞“Carbon Footprint”。維基百科關于這個詞的解釋是:A carbon footprint is the total amount of CO2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emitted over the full life cycle of a product or service. 打個比方,一個人開著車子在馬路上轉一圈就留下了一個碳足跡。總的來說“碳足跡”就是指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
基本公式
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電度數×0.785×可再生能源電力修正系數;
開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數×0.785;
乘坐飛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內=公里數×0.275×該飛機的單位客艙人均碳排放;
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55+0.105×(公里數-200);
長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數×0.139。
在這一次的調查中我們獲得的結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