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發布《廣州市建設低碳城市的進展與對策研究》報告指出,到2020年,廣州的
碳排放將達到峰值,人均能源碳排放量將由2010年的9.45噸/人上升到12.48噸/人,增長約32%,預計2020年廣州能源碳排放總量將由2010年的12005萬噸增至19276萬噸。
單位GDP能耗已下降14.25%
數據顯示,2013年廣州市單位GDP能耗為0.480噸標準煤/萬元,比2010年下降14.25%。去年廣州天然氣消費量16億立方米,到2016年,全市天然氣消費總量將提高10%以上。推進太陽能光伏應用,廣州已建成11個光伏發電項目,太陽能集熱板安裝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廣州已制定太陽能分布式發電建設規劃,2014~2016年每年將新增太陽能發電40萬千瓦機組,到2020年,全市太陽能發電機組達到200萬千瓦。
2020年廣州碳排放達峰值
低碳是廣州破解資源能源環境瓶頸的必由之路,報告指出,廣州碳排放總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現狀遠超過發達國家在同等經濟發展水平下的排放水平。
報告認為,到2020年,廣州市常住人口將達到1544.2萬人,人均能源碳排放量將由2010年的9.45噸/人上升到12.48噸/人,預計2020年廣州能源碳排放總量將增至19276萬噸,達到峰值。
建議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報告建議“廣州率先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我國在生態補償方面的工作總體較為薄弱。廣州如能將生態紅線劃定、水源保護區、森林
碳匯和財政支付轉移、生態扶貧結合起來,等索建立相關完善公平的生態補償機制,不僅能解決廣州發展道路和模式
問題,也能為國家和省的相關工作提供經驗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