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建筑行業碳會計問題探討

2018-4-17 15:02 來源: 合作經濟與科技雜志社 |作者: 李俊毅

[提要] 建筑行業作為國家基礎性和支柱性產業,吸引了大量的人力資源、物料資源、公共資源、資本資源。建筑行業的繁榮發展帶動幾十個行業的興衰,通過以消耗能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方式,低碳環保成為一個亟須解決的課題。因此,作為經濟社會進行市場交易的主體,企業在參與國內外碳排放市場交易時,建立依據企業自身特點的碳會計體系是一件迫在眉睫且十分必要的事情。企業通過建立碳會計體系,可以合理準確地計量企業活動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為企業參與碳交易提供數據支撐,從而獲得碳利潤。本文通過分析建筑行業自身特點,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建筑企業碳會計領域相關問題,正確引導其碳會計實務活動。

關鍵詞:碳會計;碳交易;建筑企業;低碳經濟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月26日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隨著各國政府施政理念越來越科學高效,大家都意識到全球變暖是一個不可回避、亟須解決的問題。多國科學家經過精密研究發現,從2001年到2101年,這100年間全球氣溫將上升至少3.6攝氏度。目前,學術界、政商界、民眾界對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基本達成共識,那就是溫室氣體的肆意排放和超標排放,主要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所以,作為經濟社會進行市場交易的主體,企業在參與國內外碳排放市場交易時,建立依據企業自身特點的碳會計體系,是一件迫在眉睫且十分必要的事情。

(二)研究意義

1、碳會計問題研究有利于保護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2013年伊始,霧霾侵擾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美國駐華使館一直播報的PM2.5數值成了社會熱議的話題。環境問題再次被政府、企業、民眾所關注。部分外國旅游機構和外國人將“北京咳”寫入中國旅游須知和旅行游記中。霧霾這一惡劣氣候現象告訴我們,如果再不注意保護環境,藍天白云和新鮮濕潤的空氣將成為奢侈品。研究企業碳會計體系中的潛在問題,將碳排放會計核算納入企業商業運行全過程,將碳會計升級成公司治理問題和企業發展戰略,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

2、碳會計問題研究有利于有效評估企業價值。我國加入WTO后,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競爭,將可持續發展戰略定為一項基本國策。隨后,黨和國家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美好愿景。國家層面強調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而傳統企業中的會計體系并沒有考慮資源消耗的問題,特別是碳排放問題。政府如果出文要求將碳會計體系建立納入企業財務活動中,引導企業將企業環境責任納入企業價值評估制度中,則能有效體現企業真實價值。

3、碳會計研究是提高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2007年,英國超市巨頭特易購要求下屬連鎖超市中所有商品必須要有碳標簽,即商品備注單中要求注明商品是否含有碳元素、碳元素含量比例。該舉措一經推出,大受英國民眾的支持和追捧,有碳標簽的連鎖超市銷售量倍增。隨后,亞太地區的韓、日、澳三國也推出本國商品的碳標簽體系。截止到目前,21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推出或醞釀推出碳標簽這一環保制度。我國的出口產品和出口勞務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不僅要依靠低價和品質,還要加入環保這一人文因素。碳會計作為保護環境的會計工具,是提高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二、碳會計相關理論基礎

碳會計是指,以能源環境法律法規為依據,貨幣、實物單位計量或用文字表達的形式對企業旅行低碳責任,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和考核企業自然資源利用率,披露企業自然資本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門新興會計分支學科。

(一)會計學。碳會計是會計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碳會計根植于會計學的理論基礎。所以,碳會計也主要分為六大要素,主要包括碳資產、碳負債、碳權益、碳收益、碳成本和碳利潤。

(二)產權理論。已故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科斯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產權理論的奠基人,其理論對中國的經濟改革影響深遠。科斯從正面闡述了產權在經濟領域的影響,他認為脈絡清晰、結構合理的產權能夠妥善處理外部性問題,解決外部性經濟問題,減少社會總支出,確保社會資源配置有效性得以在制度框架內延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及其弟子主要研究的是私人產權這一領域。

三、建筑行業碳會計存在的問題

碳會計在我國出現晚、發展慢、體系不統一,財政部、商務部也沒有系統的政令指導。因此,本文結合行業特點深入提煉,得出建筑碳會計共性建議,為其他類似的建筑企業建立、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提供參考。

(一)碳會計——系統指導。進入“十二五”規劃后,我國碳會計學術領域的研究逐步豐富起來。可惜的是,大多數學術探索比較單一、零散、空洞,還未形成系統、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財政部、商務部也沒有進行系統的碳會計理論和會計準則指導。鑒于建筑行業的粗糙性和不規范性,建筑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碳會計實務就可能出現很多爭議和問題。

(二)碳會計——法律制約。缺乏健全完備的碳會計法律環境和法律制度約束,對企業碳會計實施缺乏法律監管,容易造成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進行信息披露時,有低碳信息相關使用的投資者對獲得上市公司碳會計信息的訴求無法得到滿足。有些不誠信的建筑企業利用碳會計進行不合法獲利或者進行新領域的布局時濫用碳會計概念。

(三)碳會計——碳排放權計量選擇。碳排放權的計量選擇可以從三個部分來闡述:選擇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及動態股價。選擇歷史成本的人認為選擇該種模式可以有償獲得排污許可證,免費取得量按“零計算”;贊同公允價值的人重視現行的市場機制,而支持動態估價的人認為,碳排放權可以由非貨幣轉變為貨幣度量,運用碳額度進行評估測量。

四、建筑行業碳會計發展建議

(一)碳會計——加大系統指導的研究力度。目前,我國資源現狀應當和低碳會計理論緊密的聯合起來,并且對我國碳會計理論進行深入研究。此外,我們還應當借鑒發達國家的研究成果,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低碳會計理論體系。

(二)碳會計——細化相關法律法規。為了低碳可持續經濟發展,政府主管部門應該會同社會組織、典型企業,結合行業特點不斷完善碳會計控制體系,及時識別和防范碳會計控制存在的風險,及時找出該交易市場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整改,最大限度地降低單位經營風險,提高整體經濟效益,保護生態環境。也就是做到:(1)有法可依,實踐要與準則完全匹配;(2)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在歸集相關人員的經濟責任時,責任界線要清晰。因此,在做好相關工作、抓好責任界定的同時,一定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做好頂層設計。細致規范的碳會計法規是一系列工作重要性水平的標準,也應當從法律和規范角度出發,分層制定有效的范圍和制度規范,將“有法可依”真正落到實處。

(三)碳會計——全方位、多層次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碳會計事業在我國發展緩慢,而建筑企業特點顯著,其具有周期長、粗糙繁雜、專業人才稀缺的特點。我國建筑企業要正確的運用碳會計這一財務活動,除了引入外部財會力量、建立專家庫,還需加強自身財務部門人員的培訓。如增加培訓機會、實行輪崗,邀請高工對企業進行實務指導。與此同時,根據人員層次不同,開設不同的培訓,對不同層次的在職人員培訓要循序漸進、因材施教,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五、結論及啟示

目前,我國已規劃在未來五年內建立統一標準規范化的碳交易市場。建筑企業應當意識到對企業內部財務處理人員碳會計實務培訓的重要性,有條件的建筑企業應當讓工作人員學習國際碳計量方法學新知識、碳金融發展新趨勢。我國政府應當因地制宜來改善建筑業會計繼續教育模式,推動我國碳會計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在建筑領域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高天皎.碳交易及其相關市場的發展現狀簡述[J].中國礦業,2007.8.

[2]涂毅,郝玲.IASB 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會計處理回顧及影響[J].財會通訊,2008.7.

[3]周志方,肖序.國際碳會計的最新發展及啟示[J].經濟與管理,2009.11.

[4]李布.借鑒歐盟碳排放交易經驗構建中國碳排放交易體系[J].中國發展觀察,2010.1.

[5]胡榮,徐嶺.淺析美國碳排放權制度及其交易體系[J].內蒙古大學學報,2010.5.

[6]王愛國,武銳.碳會計問題的新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11.10.

[7]程會強,李新.四個方面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J].中國科技投資,2009.7.

[8]于天飛,沈文星,黃喜.碳排放權交易的市場分析[J].林業經濟,2008.5.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