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在城市建設規劃中要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

2018-4-21 08:35 來源: 中國經濟導報

    4月11日,《合肥市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爐。《方案》無疑意味著合肥市將把適應氣候變化理念融入城市建設管理的全過程。至此,距合肥市被列入全國28個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已經一年有余。

    當然,不止是合肥市,廣西百色、浙江麗水、湖南常德等多個試點城市都在通過自己特有的方式積極推進適應氣候變化相關工作。而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印發的《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的,要“將適應氣候變化納入城市發展目標體系,在城市規劃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是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方案》亦明確,合肥市將把適應理念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各個環節,加強城市建筑、能源、交通、基礎設施、水資源和生態等關鍵領域的高質量建設、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

    確實,就我國而言,過去數十年來,城市化快速發展導致城市規劃建設中留下了太多的“歷史欠賬”。氣候變化的挑戰下,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頻發,脆弱的城市防災能力,導致風險疊加和放大效應,如果還不及時予以重視,提升城市整體的災害風險應對能力,未來還會有更多不可預知的災難發生。所幸,近幾年,《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等文件的出臺成為我國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一步步推進的最有力印證。2017年2月,《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的印發,更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相關適應規劃找到重要落腳點和政策抓手。

    然而,難以回避的事實是,目前適應氣候變化問題尚未納入我國城市建設發展重要議事日程,尚存基礎薄弱、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亟待加強。并且,未來30年,中國將處于城市化提升建設的關鍵時期,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日益面臨著人口和環境等方面的壓力,在氣候變化背景下,如何推進我國城市地區的適應政策與行動,是非常重要也是必須攻克的一項議題。

    更為重要的一點,城市規劃建設與適應氣候變化往往采用“兩向”規劃的方法。這指的是一方面需要專門的適應戰略規劃,另一方面也需要將相關適應規劃策略與城市整體規劃建設相融合。光有國家層面的適應戰略自然還不夠,如何適時適度將適應氣候變化理念和戰略融入到城市規劃建設的點點滴滴中才是個中要義。正如相關專家所言,適應性規劃本身不可能充分地指引城市規劃領域的政策效果,因為適應規劃中,政策并不能與城市整體規劃重點和行動的特殊區域聯系起來。因此,下一階段,如何將適應氣候變化與城市各層面和各地區的規劃體系深度融合是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亟須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關乎國家規劃戰略能否落到實處的核心環節。換言之,在新時期城市面臨的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下,城市規劃的調控和內容體系、城市規劃的編制方法以及具體的基礎設施發展政策是否需要適當的細化和完善值得進一步思考,更需廣泛借鑒發達國家經驗。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估計,全球約有1/5的城市制定了不同形式的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如美國紐約的適應計劃、英國倫敦的適應計劃、美國芝加哥的氣候行動計劃、荷蘭鹿特丹的氣候防護計劃、南非德班的城市氣候保護計劃等。從目前有關發達國家的情況看,各國在發布了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后,都會盡快制定國家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和規劃,將戰略目標進一步落實。各國政府也鼓勵地方和各有關部門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的適應政策。盡管適應氣候變化是一項新任務和新挑戰,各國和各地區也均處在摸索學習的過程中,但是上述發達國家的經驗對于全球城市管理者尤其是我國各個城市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多多少少能夠帶來一些啟發和借鑒。

    總言之,適應氣候變化既是一個戰略性問題,又是一個操作性問題,既要頂層戰略設計,也應該切實將適應氣候變化作為部門規劃、區域規劃的核心目標之一,將適應氣候變化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各個環節,徹底打破兩者之間的政策屏障,讓城市不只是“有溫度”的城市,規劃也能成為“控制”溫度的規劃。

12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