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近日召開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會議上談到了“十三五”能源規劃的九個重大
問題,
吳新雄在會議上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形勢依然復雜嚴峻,迫切需要我們超前謀劃能源發展,科學編制“十三五”能源規劃,統籌國內國際“兩個
市場、兩種資源”。
我國能源供需總量和結構性矛盾凸顯。能源利用方式粗放,我國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煤炭消費比重高達66%,這要求我們促進能源轉方式、調結構,實現能源可持續健康發展。
吳新雄還談到保障國家能源供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一方面通過規劃引導地方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進
節能減排,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另一方面加大西部地區資源開發,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規劃實施了“西電東送”12條重點輸電通道,同時完善輸煤、輸油、輸氣等能源大通道,保障東、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另外,吳新雄談到“十三五”能源規劃的九個重大問題:
(一)大力推進能源節約。
要把節約能源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發展的全過程,集約高效開發能源,科學合理使用能源,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嚴格控制能源消費過快增長,以較少的能源消 費 支撐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節能高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走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道路。
二是推行“一掛雙控”措施,將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掛鉤,對高耗能產業和過剩產業實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強約束,其他產業按先進能效標準實行強約束。
三是抓好 重點工程和重點企業節能,大力推進工業、
交通和建筑節能。
四是實施綠色交通和綠色建筑行動計劃,優化交通
運輸方式,推行先進建筑節能標準。五是推動城鄉用 能方式變革,制訂實施“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行動計劃。
(二)增強國內油氣供應能力。
我國油氣勘探開發處于中早期,非 常 規油氣勘探剛剛起步,開發潛力巨大。
一是創新勘探體制機制,積極推進油氣資源調查評價和勘探開發,大幅提高油氣儲采比。
二是提高陸上原油產量,鞏固老油 田,開發新油田,加大低品位資源開發利用力度。
三是組織開展頁巖氣和海洋油氣勘探開發 大會戰,重點突破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和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到2020年,頁巖氣和煤層氣產量分別達到300億立方米。
(三)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煤炭。
今后較長一段時期,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清潔高效利用煤炭資源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
一是持續提高發電用煤比重,實施煤電節能減 排 升級改造行動計劃,新建燃煤機組供電煤耗低于每千瓦時300克標煤,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氣機組排放水平,現役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力爭5年內供電煤耗降至每 千瓦時300克標煤。
二是按照安全、綠色、集約、高效的原則,加強大型煤炭、煤電基地建設,提高環保和安全準入標準,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三是制定煤炭消費 總量中長期控制目標,加快淘汰分散燃煤小鍋爐,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煤改電”、“煤改氣”替代改造。四是積極推進煤炭分級分質梯級利用,提高煤炭綜合利用水平。
(四)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一是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到2020年,力爭常規水 電 裝機達到3.5億千瓦左右。
二是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與就地消納相結合,在資源豐富地區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基地和光伏基地,在其他地區加快風能 分散開發和分布式光伏發電,到2020年,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2億和1億千瓦以上,風電價格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
三 是積極發展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地熱能利用規模達到5000萬噸標煤。
四是加強電源與電網統籌規劃,積極發展智能電 網,科學安排調峰、調頻、儲能配套能力,切實解決棄風、棄水、棄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