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做好經驗交流和總結,加強能力建設,1月18日-19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指導下,國家
節能中心在
浙江省寧波市舉辦了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培訓。來自浙江省、
福建省、
四川省、
河南省及
山東省、
吉林省、
甘肅省、
江蘇省、
江西省、
海南省、
陜西省、
貴州省、
安徽省等省市發展改革委(經信委、工信委、工信廳、能源局)及相關支撐機構、科研院所等120余人參加了培訓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王善成出席培訓并致辭。
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和河南省四個試點地區介紹了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體系、技術體系、配套
政策和交易系統等內容,有關專家介紹了用能權交易
市場體系建設的探索和思考。
目前,四個試點地區均出臺了管理辦法、實施方案、配套細則等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頂層制度設計。建立健全了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平臺和系統,如浙江省建立了全省統一的“1平臺,3系統”,“1平臺”為浙江省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平臺,“3系統”為以銀行為支撐的注冊登記、賬戶管理和資金清算系統,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支撐的實時交易、監管和統計系統,以能耗在線監測系統為支撐的交易雙方實時用能監管系統。在確定交易主體和交易方式方面,不同的試點地區有不同的做法。其中,浙江省將用能權購買方設定為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高于0.6tce/萬元的用能企業(項目)及新增用能企業(項目),用能權出讓方為一定比例的年新增用能量、淘汰落后產能騰出的用能量以及節能技改產生的節能量等,初期以企業與政府間交易為主,市場成熟后,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政府與政府之間交易將同時進行。福建省試點范圍在發電和
水泥行業基礎上,納入煉鋼、原油加工、合成氨、
玻璃、鐵合金、電解鋁、銅冶煉等行業。四川省試點初期納入了水泥、
陶瓷、
造紙、白酒和
鋼鐵五大行業,交易產品包括用能權指標、經備案的基于項目的核證節能量、經核發的水電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綠色證書、經核發的非水可再生能源
電力綠色證書。河南省選擇鄭州、平頂山、鶴壁、濟源四個城市開展試點,將
有色、
化工、鋼鐵、
建材等重點行業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用能企業納入交易試點范圍。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和福建省用能權交易已經正式啟動。浙江省德清、海寧、衢州等26個市縣納入交易,累計交易項目638個,交易金額為1.4億元。福建省共完成10筆交易,成交36萬噸用能權指標配額,交易金額為725萬元。
此次培訓為正在開展和未來擬開展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地區提供了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和機會。培訓期間,四個試點地區之間、試點地區與擬開展地區之間、政府主管部門與技術支撐機構、科研院所之間建立了廣泛的聯系、進行了充分的溝通交流,將進一步促進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