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需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綠色發展更多的是在做加法,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能。
多位業內人士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
論壇上建議,要更加努力地推進利率
市場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另外,需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綠色發展更多的是在做加法,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能。
大力創新金融供給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任務之一,是有效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
問題。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要更加努力地推進利率市場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黃益平稱,實際上,改善中小企業融資情況,第一步就是提高利率,而非降低利率。“因為如果人為不斷降低利率,比如說降到4%以下,那么大多數銀行都沒辦法提供貸款,因為它的風險實際上比基準利率高太多。”
銀保監會近日強調,當前金融行業要大力增加和創新金融供給。加大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投放,支持先進制造業以及
交通、電信、文化、教育、醫療、養老等消費升級,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進一步拓寬科創企業融資渠道。通過金融資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提供經濟新動力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標是通過金融結構的調整、通過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創新,提高勞動力、土地和資本的配置效率,推進技術進步和體制機制創新,助力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升潛在增長率和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需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表示,綠色發展包括但不限于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同時還包括綠色消費、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創新和綠色金融。當前它們正在形成一個完整的綠色經濟體系。
劉世錦強調,綠色發展并不是對傳統工業化發展方式“修補丁”。綠色發展與傳統工業化發展是并行且相競爭的,而且最終一定能夠取勝。綠色發展是更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新發展方式。“我們需要解決算賬的問題,將傳統工業化的成本和綠色發展的收益進行比較后就會發現,綠色發展方式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講更具有競爭力。”
“過去往往把綠色發展和經濟增長相對立,實際上綠色發展不是在做減法,而更多的是在做加法。綠色發展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劉世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