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鋼鐵行業將因未來的氣候監管而面臨重大損失

2019-8-1 22:21 來源: CDP

報告要點
平均而言,14%的鋼鐵公司的價值受到碳價格上漲的威脅[1]。
◥    預計到2050年,鋼鐵行業的減排預期低于50%,沒有達到控制全球變暖在2°C之內的65%的減排要求。
◥   在環境表現和透明度方面,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企業落后于歐洲和東亞同行業者。
◥   瑞典鋼鐵(SSAB)、阿塞洛米塔爾鋼鐵集團(Arcelor Mittal)、現代鋼鐵和塔塔鋼鐵有限公司(Tata Steel) 在低碳轉型的商業準備方面領先,而美國和中國的一些鋼鐵公司表現不佳。

報告正文

2019年7月31日星期三,倫敦:CDP一份新的報告分析了市值總計為2590億美元的全球最大的20家鋼鐵集團。報告發現鋼鐵行業的減排表現無法實現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C以下的目標。平均來看,這些公司14%的潛在價值處于風險之中[1]。

報告分析的全球最大的20家鋼鐵公司,其潛在價值的14%會受到碳價格上漲的威脅

世界上生產的金屬中,90%以上都是鋼鐵。而全球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礦物燃料工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中,鋼鐵行業占比高達9%,超過印度的排放總量。但同時,鋼鐵又是世界上回收最多的材料,每年全球回收的鋼鐵達6.5億噸。因此鋼鐵行業在推動循環經濟方面可以發揮核心的作用。全球環境非盈利組織、投資研究機構CDP今天發布的最新報告《熔點》指出,這20家鋼鐵公司的減排預期與氣候變暖低于2°C所要求的減排軌跡之間存在顯著差距。為了實現2°C的目標,鋼鐵行業必須在2050年前減少65%的溫室氣體排放,而報告中提及的所有公司到2050年減排幅度不到50%。令人擔憂的是,現有的鋼鐵生產技術的資源使用效率已經接近極限。要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鋼鐵行業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變革。這給鋼鐵巨頭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該行業約86%的鋼鐵生產由現有或計劃的碳定價市場覆蓋,考慮到2040年碳價格為100美元,這20家公司的平均風險價值將為14% [1]。

鐵行業的減排表現無法實現《巴黎氣候協定》所要求的升溫低于2°C的目標

報告還顯示,節能減排表現最優和最差的公司之間存在明顯的地理差異。歐洲和東亞的企業一直很積極,并制定了具有雄心的減排目標,并投資于一系列創新的低碳技術。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的公司在大多數關鍵領域的信息披露和減排表現都落后于其它國家,而且鮮有證據表明它們在開發低碳技術。

水對鋼鐵工業的生存至關重要,整個煉鋼過程中都需要用到水。另人擔憂的是,在這20家公司中,超過50%的內陸鋼鐵產能都面臨高度缺水的風險,例如淡水供應減少、干旱等極端天氣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的增加。位于中國和印度的企業所面臨的運營風險最高。振奮人心的是,一些公司正在采取措施實現脫碳,其中6家公司已經提供了能夠推動減排績效逐步改善的技術,包括:◥    瑞典鋼鐵計劃在2045年前實現其全部業務的碳中和;現代鋼鐵計劃到2050年實現80%的溫室氣體減排。◥   瑞典鋼鐵合作開發突破性氫能煉鐵技術(HYBRIT)項目以推動綠色氫氣煉鋼技術的發展。◥   阿塞洛米塔爾鋼鐵集團正在開發一系列創新技術,包括SIDERWIN技術,即用電解的方式熔融氧化鐵;以及Carbon2value項目,即利用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將二氧化碳從廢氣中分離出來。◥   阿塞洛米塔爾鋼鐵集團、寶山鋼鐵、北京首鋼和內蒙古包鋼4家鋼鐵公司已與新西蘭碳回收公司Lanzatech合作。Lanzatech公司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將鋼廠尾氣轉化為生物乙醇。

CDP高級分析師Luke Fletcher評論道:“鋼鐵行業的減排速度太慢,難以實現向低碳經濟的轉型。如果想要避免碳排放成本的提高并保有公司競爭力,就需要配置革新性技術并將其商業化。英國鋼鐵(British Steel)近期發生的一些事件就是該行業面臨巨大金融風險的例證。企業需要證明它們已經采取策略,可以保證自己在面對未來變化時能夠保持彈性。好消息是,從氫氣煉鋼到使用清潔電力進行電解熔融,鋼鐵生產的脫碳技術正在涌現。此外,鋼鐵行業是目前全球回收循環材料最多的行業,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領先全球。”CDP鋼鐵行業排行榜


鞍鋼集團、寶山鋼鐵、北京首鋼、博思格鋼鐵集團(BlueScope Steel)、巴西蓋爾道集團(Gerdau)、內蒙古包鋼、俄羅斯新利佩茨克鋼鐵公司(NLMK)、紐克公司(Nucor)和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沒有回應CDP2018年氣候變化問卷,我們鼓勵企業主動提高環境治理的透明度。

 [1]分析發現,在2攝氏度的情況下,到2040年全球碳價格將升至每噸100美元。公司樣本的風險加權平均值為凈現值(NPV)的14%,個別公司的風險加權平均值在2.5%到30%之間。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