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第28次“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在巴西圣保羅舉行。會上,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就氣候變化多邊進程中的重大
問題交換意見、協調立場,并發布聯合聲明。四國部長商定,第29次“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將由中國舉辦。
第二十八次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
聯合聲明
1. 第二十八次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于2019年8月14日和16日在巴西巴西利亞和圣保羅舉行。會議由巴西環境部長里卡多·薩列斯閣下主持,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閣下,南非環境、森林和漁業部長芭芭拉·克里西閣下,以及印度環境、森林和氣候變化部長普拉卡什·賈瓦德卡爾閣下出席會議。
2. 基礎四國部長們對氣候變化及其不利影響表示關切,重申他們致力于遵循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考慮不同國情,并在承認發展中國家需求和特殊情況的基礎上,成功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部長們指出,采取負責任、全面、緊迫和有力度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具重要意義,包括在城市環境中。
3. 部長們強調,他們支持《公約》及其相關法律文件,這仍然是談判和處理氣候變化相關事項的首要渠道。基礎四國重申支持多邊主義,并且已經為《公約》下一系列里程碑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做出重大貢獻。他們強調決心繼續與其他締約方合作,推進《公約》下進程,這一進程是不可逆轉的。
4. 部長們強調,盡管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及消除貧窮方面面臨多重挑戰,但基礎四國在2020年前時期及其提出的國家自主貢獻方面,均正在實施有力度的氣候行動,并取得實質進展。在進一步推動國內氣候
政策和行動時,它們致力于分享最佳實踐,并通過南南合作相互支持。他們強調,全球氣候行動必須促進氣候正義,承認所有人獲得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權利。
5. 部長們注意到《公約》秘書處于2018年9月發布的關于2020年前實施情況和雄心力度的綜合報告。各位部長強調,2020年前的氣候努力不僅在減緩,而且在適應和支持發展中國家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他們強調,及時采取有意義的2020年前行動至關重要,實施的差距不應在2020年后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負擔。他們還敦促發達國家根據其歷史責任,采取雄心勃勃的
減排行動,并履行其資金承諾,包括在2020年前時期。
6. 基礎四國部長們歡迎《巴黎協定》迄今已獲185個締約方批準。他們呼吁其余各締約方盡快加入《巴黎協定》。部長們還歡迎迄今已有130個締約方批準了《京都議定書》多哈修正案,并憶及修正案僅還需14個締約方加入即可生效。他們敦促尚未批準《京都議定書》多哈修正案的締約方盡快批準該修正案,以確保其迅速生效,因為該修正案可以為2020年前全球氣候行動做出寶貴貢獻。
7. 部長們贊賞波蘭主席國所發揮作用,贊揚其對《公約》進程的貢獻,特別是在《公約》第二十四次締約方會議、《京都議定書》第十四次締約方會議和《巴黎協定》第一次締約方會議期間在卡托維茲通過的決定,包括《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大部分內容。他們承諾該集團全力支持第二十五次締約方會議主席智利,并強調在圣地亞哥取得進展和具體成果的重要性,這是在2020年之前縮小行動和雄心差距的一個關鍵機會。
8. 部長們重申,他們承諾以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和締約方驅動的方式與所有締約方共同努力,在《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所有未決問題上取得平衡和全面的成果。
9. 部長們強調,于今年9月舉行的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行動峰會應充分尊重《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的原則和條款,以及現有的目的、目標和授權。他們期待峰會就全球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發出強有力政治信號,并在2020年前雄心力度和實施情況,以及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實施支持方面產出積極成果。部長們贊賞聯合國秘書長為加強氣候行動與支持營造政治推動力的努力。
10. 部長們注意到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關于全球增暖1.5攝氏度特別報告以及氣候變化與土地特別報告的結論,其中強調發展中國家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高昂的適應成本,以及發展進程需進行前所未有的轉型。
11. 部長們敦促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充足和可預測的實施手段支持,使它們能夠實現氣候目標。在此方面,呼吁發達國家加強支持發展中國家在適應、減緩和透明度等方面制定、實施相關項目和方案的行動。為此,必須提供充足的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以促進有效實施《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
12. 部長們重申,適應是發展中國家的一項關鍵要務,需要全球緊急應對。他們強調了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適應提供強化的和可預測的支持的重要性,并認可發展中國家締約方的適應努力。
13. 部長們強調,《巴黎協定》建立的增強透明度框架應促進交流信息、最佳實踐,并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現實需求,確保其所需靈活性。部長們強調發展中國家在透明度相關能力方面面臨重大挑戰,敦促發達國家在此方面提供新的、額外的、充足的和及時的資金支持。
14. 部長們關切地注意到,發展中國家在不同渠道下用資權受到拒絕的趨勢,包括綠色氣候基金(GCF)和全球環境基金(GEF)。在此方面,他們強調,氣候融資不應成為增加發展中國家債務的工具。
15. 基礎四國部長們敦促發達國家以透明的方式,并以贈款為基礎兌現其氣候資金承諾,即到2020年每年為發展中國家動員1000億美元。該支持應是新的和額外的,并且超過占國民生產總值0.7%的官方發展援助(ODA)承諾。他們關切地注意到,發達國家迄今提供的支持不充分、不足額。
16. 他們強調,2020年開啟的新的集體量化資金目標審議進程應基于兌現1000億美元承諾的教訓、考慮發展中國家資金需求,并足以確保發展中國家實現力度目標。在此方面,他們強調在《公約》渠道下建立清晰有組織的審議進程的重要性,以完成這項工作。
17. 部長們重申,發達國家新的集體量化資金目標,包括重要的公共資金組成部分,是《公約》渠道必須向公共和私營投資者發出的關鍵信號之一,以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確保發展中國家獲得持續增加、充分和適當的手段和資源,對于它們能夠履行承諾和落實《巴黎協定》不可或缺。
18. 部長們期待2019年底的綠色氣候基金首輪增資達到初始籌資的翻倍,以確保發達國家的資金支持與發展中國家的力度、需求和優先事項相匹配。
19. 基礎四國強調完成《巴黎協定》第6條討論的重要性,這是卡托維茲一攬子決定成果的遺留問題之一,將有助于參與該機制的締約方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實施《巴黎協定》。部長們憶及,其他議題相關決定不應預斷第六條討論,并表示希望在12月圣地亞哥締約方會議上就此達成令人滿意的成果。他們強調,締約方應以平衡和包容的方式處理第六條問題,包括清潔發展機制下的項目過渡問題。他們強調,締約方具備推進第六條工作的堅實基礎,根據《巴黎協定》及相關決定授權完成工作非常重要。
20. 部長們注意到國際海事組織(IMO)和國際民航組織(ICAO)在減少
碳排放方面的工作,并強調海事組織和民航組織正在開展的工作必須是對《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的補充,并符合其關鍵原則,特別是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
21. 部長們強調《公約》下損失和損害機制的重要性,并敦促發達國家締約方為發展中國家所受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和損害提供資金。
22. 基礎四國部長們重申,他們明確承諾支持巴勒斯坦國擔任“77國集團+中國”的主席,以加強“77國集團+中國”的團結,推進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23. 部長們歡迎中國提出主辦第二十九次基礎四國部長級會議。
2019年8月16日,巴西圣保羅
背景資料
“基礎四國”是由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組成的氣候變化談判集團。自2009年成立以來,“基礎四國”一直堅定維護“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推動《巴黎協定》及其實施細則談判,維護了發展中國家團結和共同利益。同時,四國均采取了積極、堅定、有力度的國內氣候行動,致力于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做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