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我國綠色城投債券市場實踐分析及建議

2019-10-23 09:49 來源: IIGF

地方債務降杠桿、非標融資監管嚴、債務償付難度大,城投債券在三重壓力之下增長大幅放緩,城投企業舉債艱難;同時,現行貿易摩擦加劇、經濟穩增長壓力增大的形勢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重要性較高,城投債券發行剛需仍在。2018年伴隨著政企信用脫鉤的步伐加快,我國城投債凈融資規模創6年以來新低,但仍是我國信用債券發行的主力品種。未來,綜合考量企業融資難度、行業融資缺口和防范化解風險的政策要求,綠色債券或將成為城投債券發展的著眼點,成為城投企業解決自身債務問題的有力抓手。

一、綠色城投債券宏觀前景分析

城投債券募集資金以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其發行情況既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也隨短期市場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波動。綜合考慮現行我國經濟增長壓力、短期市場偏好以及城投債面臨的流動性分層問題,城投債券發行整體形勢仍待觀望。

(一) 經濟增長壓力猶存,政策性去杠桿趨勢仍在

2019年三季度,我國實際GDP增速從一季度的6.4%、二季度的6.2%下降至6.0%,低于市場預期。GDP年增速維持在6.2%,宏觀經濟增長仍處在合理區間,但下行壓力明顯增大。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中,凈出口受貿易摩擦升級影響放緩明顯,消費企穩但受外部因素干擾較大,投資對于經濟穩增長的作用較為重要。其中,房地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長期承壓,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勢將成為經濟增長的著眼點。

從宏觀資金層面來看,金融監管補短板、中小銀行去杠桿的態勢將對社會融資規模和基礎貨幣的擴張形成抑制。為對沖社融和M2下行壓力,央行于9月16日實施全面降準,并針對城商行額外下調準備金率,形成中央加杠桿、地方降杠桿的模式,通過貨幣政策的適當寬松配合地方債發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緩解流動性分層問題。

(二) 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壓力化解提速,城投債系統性風險降低

2016年以來,我國經濟政策逐步從穩增長過渡到防風險,對地方政府融資的規范力度不斷加強,一方面構建“地方債+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融資模式,另一方面加大對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的懲戒力度,加強對其隱性債務的規范。據統計,仍有天津、江蘇北京、湖北四省市可能形成的隱性債務余額超過當地政府財力的2倍以上,另有重慶、福建等12省市隱性債務壓力在地方財力的1倍以上。在隱性債務“穩存量、控增量”的思路下,城投平臺可能形成的隱性債務存量增速依然放緩明顯。

在此基礎上,各地政府均出臺了一系列化解隱性債務的政策,包括安排財政資金償還、出讓政府股權以及經營性國有資產權益償還、利用項目結轉資金或經營收入償還、合規轉化為企業經營性債務、破產重整或清算以及展期等。從執行效果來看,今年6月以來,隱性債務置換明顯提速,部分隱性債務范圍內的貸款得以展期,部分符合條件的非標資產轉化為長期限貸款接續。隱性債務的化解增速使得城投債系統性風險降低,有助于緩解城投企業再融資壓力。

(三) 城投債券信用分化明顯,高等級發行主體受追捧

從債種偏好來看,城投債與其它債券的信用分層明顯。由于包商銀行事件等外部性因素影響,市場對城投債券的風險偏好出現了階段性驟跌,但從長期來看隨著外部風險的逐步化解,由風險偏好造成的信用分層將被逐步弱化。從目前來看,市場需求端以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為代表的低風險資產收益率下行較快;而投資者負債端成本下行緩慢,目前低風險資產收益率難以滿足負債端成本。而城投公募債券尚未打破剛兌,作為風險可控的高收益品種,易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韓城投、湘九華等城投債兌付風險的化解,市場的城投信仰得以強化,各金融機構配置城投債券的需求獲得了有力支撐。

除外部因素之外,城投債券內部仍存在三個維度的分層。從區域分布來看,城投企業舉債情況受地方財政影響顯著。長期來看,各地方政府出臺的隱性債務化解思路和辦法中,僅有融資功能的空殼城投平臺將被逐步清理,部分長期依靠地方財政支持的城投企業可能被迫進行市場化轉型或并購,城投企業間的信用分化可能進一步加劇,自身經營情況良好、已逐步擺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功能的企業舉債難度可能進一步降低。從主體信用來看,盡管城投債整體增速放緩,AAA級優資質城投平臺形成的隱性債務規模穩中有升,而AA+及以下評級城投平臺的存量規模不斷減少。從行業來看,隨著城鎮化率增速下降,部分依賴城鎮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城投企業未來可發展空間或將面臨局限,而針對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等具有長期投資需求的城投企業仍保有充分的融資需求和發展空間。

二、綠色城投債券市場實踐分析

按照債券屬性,綠色城投債券可分為貼標和非貼標兩類。貼標債券代表了綠色城投債券市場的發行情況,非貼標則代表了其融資存量及潛在發行空間。通過分析不難看出,貼標綠色城投債券發行規模逐年擴張,且普遍具備成本優勢;非貼標市場發行規模為貼標市場的數倍,潛在融資需求較大。

(一) 貼標綠色城投債市場概況

綠色城投債券即募集資金用途符合《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規定的城投債券。從貼標綠債市場發行情況來看,截止2019年上半年,我國共發行了70只綠色城投債券,發行規模達629.89億元。其中,2016年共發行8只,規模90億元;2017年出現大幅增長,發行數量達22只,規模達265.20億元;2018年發行數量進一步增長至31只,發行規模增長至286.31億元;2019年上半年,我國共發行綠色城投債12只,發行規模為151.7億元。


圖 1  2016-2019年上半年我國貼標城投綠色債券發行情況數據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

從債券類型來看,私募債券僅1只,其余均為公募債券,其中企業債和中期票據占據主導地位,發行數量分別為29只和23只,發行規模分別為354.80億元和264.6億元;其次為公司債,共發行16只,發行規模為163.11億元;定向工具僅各發行1只,發行規模為1.8億元。


圖 2 2016-2019年上半年我國貼標綠色城投債券公募債發行種類數據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

從募集資金用途來看,《綠色項目支持目錄》下的六大類綠色項目均有涉及。其中,用于節能的共7只,金額總計52.1億元;用于污染防治的共8只,金額總計97.8億元;用于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的共10只,金額總計96.7億元;用于清潔交通的共14只,金額總計261.3億元;用于清潔能源的共6只,金額48.9億元;用于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共7只,金額總計55.8億元;多用途的共18只,金額總計180.61億元。


圖 3  2016-2019年上半年貼標城投綠色債券資金用途(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


(二) 貼標綠色城投債期限及成本優勢

從發行期限來看,我國已發行的70只綠色城投債,按照發行規模進行加權,債券平均期限為6.89年,而我國綠色公司債券發行平均期限為4.92年,綠色金融債的平均發行期限為3.42年。相比來看,綠色城投債券發行期限相對較長,結合全國地鐵建設周期普遍為5到6年、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周期和回款周期普遍為3到4年的現狀來看,綠色城投債券在解決綠色債券普遍存在的期限錯配問題方面具備比較優勢。

從發行成本來看,通過對比全市場綠色城投債,限定發行人相同、債券期限一致、發行時間相近等條件,選取以下不同省份、不同主體信用、不同行業的10只綠色城投債券及其對比債券進行成本分析。

表 1  城投債券成本優勢對比

可見,2019年伴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波動,綠色城投債發行難度增大,融資成本整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浮;然而相較于一般城投債,綠色城投債券成本優勢仍具備一定的普遍性。

(三) 非貼標綠色城投債市場分析

非貼標綠色城投債是指未經專門貼標或認證,但募集資金同樣投向《綠色債券項目支持目錄》規定領域的城投債券。相比之下,非貼標綠色城投債更能有效的反映市場存量和潛在融資規模。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我國共發行256只非貼標綠色城投債,用于綠色產業的募集資金規模達2337.84億元。但具體來看,2016到2018三年間的發行數量和用于綠色產業的規模均持續下行。其中,2016年共有81只非貼標綠色城投債發行,募集綠色資金總計894.60億元;2017年共有88只非貼標綠色城投債發行,募集綠色資金總計716.44億元;2018年共有74只非貼標綠色城投債發行,募集綠色資金總計629.89億元;2019年上半年共發行13只非貼標城投綠債,募集綠色資金總計96.91億元。

圖 4  2016-2019年上半年非貼標綠色城投債券發行情況數據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

從募集資金用途來看,《綠色項目支持目錄》下的六大類綠色項目均有涉及。其中,用于節能的共57只,金額總計369.4億元;用于污染防治的共30只,金額總計189.26億元;用于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的共13只,金額總計53.1億元;用于清潔交通的共102只,金額總計1338.79億元;用于清潔能源的共11只,金額169.75億元;用于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共20只,金額總計85.52億元;多用途的共23只,金額總計132.02億元。

圖 5  2016-2019年上半年非貼標城投綠色債券募集資金用途(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

對比貼標債券,非貼標綠色城投債在清潔交通領域投入最高,達57%;節能領域資金投向也顯著高于貼標債券;而在污染防治、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及生態保護領域,非貼標綠色城投債投入比例明顯較低。盡管非貼標城投綠債的發行規模已數倍于貼標綠債,但由于貼標綠債對項目的選擇、募集資金投資于綠色產業的比例有較高要求,實現城投企業綠色融資需求向貼標綠債發行的轉化仍具備一定難度。

表 2 貼標、非貼標城投綠債募集資金投向比例對比
盡管存在轉化難度,但綜合來看,貼標綠債允許一定比例的資金補充企業流動性,也允許發行新貼標綠債用于償還符合規定的已有綠色項目借款,具備為面臨債務償付壓力的城投企業輸血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貼標綠債對募集資金投向的限制相當于保證了新發債券投向實體經濟的比例,符合地方降杠桿的趨勢,也符合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實際需要。

三、展望與建議

伴隨著貿易摩擦升級,經濟下行壓力仍將持續,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我國經濟保持高質量穩增長發展的作用不容小覷。盡管我國對隱性債務的監管不斷趨嚴,但2015年國務院40號文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把控風險的前提下,不得盲目抽貸、壓貸、停貸,因此,避免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斷鏈、項目爛尾亦成為各地方安排隱性債務化解工作的重點。

目前,盡管增速降低,城投債券發行總量仍占據我國2019年信用債券發行總規模的半壁江山。綠色債券作為調節資源配置結構的創新性金融工具,有望借助其自身逆周期屬性,在城投企業化解債務難題甚至后續轉型中提供有力支撐。同時,綠色債券發行由于不受發行主體已有債務影響,可以成為受限于存量融資規模而舉債難度較高的城投企業造血方式。綜上,針對城投債券面臨的市場偏好下跌,以及城投企業面臨的綠色融資需求向綠色債券轉化難點,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城投企業面臨的舉債難題和債務到期償付問題應逐點解決。伴隨著地方政府隱性擔保消失以及城投債券出現違約的不良影響,城投企業在債券市場的信用水平面臨嚴峻挑戰。因此,應鼓勵其借力綠色債券的綠色發行通道以及地方政府的財政政策支持,實現自身債務紓困。政策層面,應依靠宏觀審慎評估體系引導資本流向,依靠微觀審慎體系加強市場創新,依靠貨幣政策實施定向降準,通過三者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同時,應強調地方政府財稅政策和產業政策的配合,通過財稅部門的協調性和產業布局的前瞻性,為經濟綠色轉型打好長期發展基礎。此外,考慮到市場高信用評級的城投企業發行債券較為暢通,融資難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或低評級的城投企業上,地方政府可以考慮針對優質且具備示范效應的綠色項目輔以增信等措施,滿足企業的綠色融資需求。

第二,精準識別地方綠色發展需求,為綠色城投債市場提供定向支持。目前我國非貼標綠色城投債券的發行數量和募資規模均為貼標綠色城投債券的數倍,城投企業還存在著相當規模的綠色融資需求。對于地方而言,精準識別綠色發展需求是增強政策傳導效果的基礎,也是支持其綠色產業融資轉化為綠色債券的基本要素。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地方政府應考慮進一步設立綠色產業基金,對重點城投企業發行綠債給予一定程度的增信,降低其融資難度。

第三,豐富綠色城投債券產品設計,鼓勵綠色市政債、綠色市政ABS等融資工具發行。綠色市政債券由地方政府直接發行,債券期限較長,符合綠色項目運行周期需求,有利于規避當下綠色債券存在的債券期限與項目運行周期錯配問題,可以有效滿足地方綠色融資需求,推動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在綠色升級的過程中保持高速高質量發展。綠色ABS可以實現發債主體與資產池分離、主體信用與債項評級隔離,且產品存續期相對較長。考慮到綠色建筑、綠色交通、清潔能源等項目往往回報周期較長,而在現行城投企業既無法發行市政債券,也難以發行較長期限的綠色債券用以支持其運行周期較長的綠色項目,可通過綠色ABS滿足自身長期融資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已發行針對公路、鐵路建設的永續城投債,為具備穩定現金流但直接償付壓力較大的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范式。未來應進一步豐富綠色城投債券品種,有針對性的面向六大類綠色項目進行產品研發。

參考文獻[1]史英哲.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報告(2019)[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9;[2]孫彬彬,高志剛. 怎么理解化解存量隱性債務?[R],2019[3]黃偉平. 財政視角看城投——圖解各地區城投平臺可能形成的隱性債務規模及壓力系列[R],2019[4]王遙,劉蘇陽. 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J]. 中國金融,2019(12):83-84[5]姜超,朱征星,杜佳. 城投轉型路在何方?[EB/OL].http://www.sohu.com/a/159931407_460356
作者:云祉婷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元博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科研助理
指導:史英哲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劉蘇陽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研究員、傳播中心負責人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