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劉健 攝)
11月27日,國新辦舉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
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它是用市場機制來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生態環境部按照《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提出的任務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在制度體系建設方面,起草完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為
碳交易奠定法律基礎。在起草過程中專門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廣泛征求企業、地方政府、行業部門的意見。積極推動制定相關配套制度,包括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辦法、核查管理辦法、交易市場監督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的制度性文件,這些制度性文件對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運行發揮著非常重要作用。
二是在技術規范體系建設方面,組織開展2018年度碳排放數據的報告、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進一步完善發電行業配額分配的技術方案。同時組織各省市報送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從技術層面推進全國
碳市場建設。
三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在原有全國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的建設方案提出后,組織專家做優化評估。下一步,將根據專家的意見進一步修訂完善。修訂完善后,將會開展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這對于全國碳市場來講將是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四是在能力建設方面,氣候變
化工作由生態環境系統牽頭,碳交易的工作在地方層面也由地方生態環境系統負責。針對經驗缺乏的情況開展大規模培訓行動,目的是做好相關的能力建設支撐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