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上午,由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主辦、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支持、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承辦的“一帶一路”氣候融資培訓班在清華大學舉行開班儀式。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執行副主任哈維爾?曼薩納雷斯及氣候司等相關單位領導和代表出席開班儀式。來自巴基斯坦、巴西、多米尼加等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28名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官員、專家和技術人員參加培訓。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在致辭中表示:“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中國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積極倡導者與忠實實踐者,‘一帶一路’倡議又為加強南南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我們一貫堅持在‘真誠友好、平等互利、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基礎上,與各國一起攜手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因此氣候變化南南合作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的目的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解振華強調:“下一步,我們將要創新合作模式,加強與聯合國、多邊金融機構等合作,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本期培訓班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培訓項目中第一個氣候融資領域的培訓班。培訓班圍繞提升發展中國家多渠道氣候融資能力,采取“北南雙基地”培訓模式,安排在清華大學北南基地(
北京、東莞與
深圳)各授課一周。培訓班以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為平臺,整合了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中拉清潔能源與氣候變化聯合實驗室校內關于清潔能源相關的院系以及清華控股等產業轉化單位,共同設計了與氣候融資相關的“
政策機制+產學研”的培訓課程,培訓內容包含氣候融資及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與政策、中國低碳技術及產業發展、低碳冬奧,特別邀請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安排3位國際專家開展提升發展中國家向國際氣候基金申請氣候融資能力的培訓。一方面,介紹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政策及舉措,另一方面為學員提供中國“產學研”成果轉化平臺,為進一步開展企業對接和國際合作提供機會,為中國進一步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談判和國際合作等工作提供支撐。
“一帶一路”氣候融資培訓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