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環境會計的理論體系分析

2014-9-15 17:58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針對我國在環境會計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我國國情和現有會計理論體系,應重塑環境會計的理論體系,以便具體實施。

一、環境會計的核算對象

       環境會計核算的對象,增加了自然環境內容是區別于傳統會計最顯著的特點。環境會計的核算對象突破了資金運動這二范疇,它不僅對資金加以核算,還考慮資金之外的資源環境、整個社會生產消費以及生態循環價值。因此,在環境會計下,會計要素須重新界定:

       1.環境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加以控制的環境資源,如空氣、水、海洋、森林、排污許可證、環境治理專利與專有技術、油田采礦權等。

       2.環境負債。是指由于企業以往的經營活動或其他事項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和影響,而應當由企業承擔的、需要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現時義務。主要包括排污費、環境罰款、環境賠償和環境修復責任引發的環境負債。

       3.環境收入。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確認傳統的生產經營所得帶來的收入外,還應包括企業在推行環保政策、積極治理污染時所享受到的國家給予的補貼以及實施環保措施后企業形象、信譽度的提高而帶來的社會效益,包括自然資源收入、資源環保護收入等,是企業在日常環境保護和治理活動中取得的經濟利益。4.環境支出。是企業在環境保護和治理過程中發生的開支及耗費,包括自然資源成本、自然資源損耗、環境保護支出,如與環境污染有關的訴訟費、向政府有關機構繳納的各項環境費用及環境罰款、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支出、環境污染預防和治理支出等。

二、環境會計的目標

        環境會計的目標分為基本目標與具體目標。基本目標為基于對環境宏觀管理的要求,企業一方面提高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必須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和利用環境資源,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提高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具體目標為組織相應的會計核算,對自然資源的價值、自然資源的耗費、環境保護的支出、改善資源環境所帶來的效益等進行確認和計量,充分披露企業的環境信息。

三、環境會計假設

        盡管環境會計與傳統企業會計的核算內容有所區別,但環境會計也應有會計四個基本假設。不相同的是,傳統會計使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所有計要素均以貨幣為主要度量。環境會計同時采用貨幣、實物計量、百分數和指數作為計量單位,并可以用圖表和文字敘述加以輔助說明。

四、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環境會計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環境資料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較具體地反映計入本期損益的環境支出及與環境有關的資本性支出,這部分資料可在財務報表中披露。另一部分是披露有關企業的環境政策和實施情況,以及企業對環境的損害情況及治理措施,在附注中設專欄予以說明。環境會計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披露如下:

       報表附注專欄應說明的內容一般有如下五種:(1)會計期間企業生產耗用自然資源的數量(耗用多少淡水、木材、煤炭等);(2)企業生產形成的排污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排放多少二氧化硫、磷和污水等);(3)企業對環境的污染所造成的社會責任成本,(如因空氣被污染,對居民健康的影響、對植物的影響、空氣污染對旅游業的影響等;(4)企業關于環境保護的措施和方案。(5)企業自定的環境排放指標以及企業如何對待這些指標。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