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東南亞能源觀察系列一:空氣污染與過早死亡

2020-3-18 15:13 來源: 磐之石 |作者: 趙昂

* 東南亞包括以下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東帝汶。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東南亞能源展望2019》報告指出,從2018到2040年,滿足一次能源需求的主要資源仍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這22年間,一次能源需求增加58%,但是化石能源在能源系統中的占比從2018年的74%增加到2040年的76%。這顯然不是一個低碳能源轉型的路徑。實現低碳能源系統不僅可以通過極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來應對氣候變化,而且也通過減少空氣污染、避免人口“過早死亡”(Premature death)而帶來巨大的公共健康收益。因此能源轉型政策制定應當將健康收益納入決策體系當中。對于人均GDP遠不足一萬美元的東南亞地區,在決策日程中放進承擔減排責任似乎仍為時尚早,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水平持續提升,如何減少空氣污染、避免過早死亡,應是各國政府需要考量的重要政策議題。

圖1: 東南亞現有政策情境下的一次能源需求變化,2018-2040
* 來源:Southeast Asia Energy Outlook 2019,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鏈接:https://www.iea.org/reports/southeast-asia-energy-outlook-2019

“柳葉刀倒計時”(Lancet Countdown)致力于追蹤氣候變化和健康關系的研究進展,在其發布的2019年度報告中,依據全球疾病負擔和能源使用數據測算了不同行業對大氣污染導致的過早死亡的貢獻,圖2顯示了歐洲和東南亞兩個地區的對比,圖中黑色部分指煤炭使用導致的過早死亡,灰色指其他部門或行業導致的。在未來十年(2020-2030),如果東南亞空氣污染導致的年過早死亡人數希望降到歐洲目前的水平,以2016年為參考,即從過早死亡人數74萬降到53萬(根據圖2所提供的數據計算而出),需要在廢棄物管理、發電、陸地交通和家庭用能方面做出努力,農業、航運、工業和其他部門相關的早亡水平兩個地區差別不大。這里我們重點討論與能源轉型關系密切的家庭用能、陸地交通能源和電力系統。

圖2: 空氣污染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分部門,2016年)

* 來源:柳葉刀倒計時:追蹤健康和氣候變化進展2019年報告
鏈接:https://www.lancetcountdown.org/data-platform/mitigation-actions-and-health-co-benefits/3-3-air-pollution-energy-and-transport

現代生物質能替代傳統生物質能、家庭用能的電氣化、發電系統的低碳化和低碳陸地交通系統是東南亞減少空氣污染導致的早亡人數的重要方案。這些方案中最關鍵的還是電力系統的低碳發展:以可再生能源電力替代煤電和天然氣發電為例。從表1可以看出,中東歐一些國家,例如波蘭,煤炭仍然在家庭取暖用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煤炭導致的早亡人數歐洲顯著超過東南亞;東南亞的家庭用能(取暖需求低,主要是烹飪和熱水方面的需求)仍然比較依賴傳統生物質能,這一過程中所引起的室內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導致的早亡人數要遠遠大于歐洲,因此需要提高用電水平和太陽能熱水系統來解決這一問題

陸地交通引起空氣污染帶來早亡人數上的差異,兩個地區之間并不很大。交通系統的低碳發展在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是一個難題。電池電動汽車的發展目前是交通低碳發展的主流,在這一方面東南亞遠遠落后于歐洲。隨著電動車制造成本持續下降,東南亞國家應當推出更積極的激勵政策來提高電動車替代傳統燃油車的速度。正如我們之前的研究所指出的,電動車的增長必須與電力系統的低碳發展結合,才能真正帶來陸地交通發展的低碳化,實現理想化的健康收益,有效降低過早死亡人數。

表1: 歐洲和東南亞空氣污染導致過早死亡數對比(分部門)

* 來源:同圖2.
** 注:單位(人);數字精確到百位。

結語:

東南亞國家在制定未來能源發展的戰略時,應當將能源使用帶來空氣污染所導致的過早死亡這一健康影響充分考慮,本文的分析為大力發展具有豐富資源潛力的太陽能、現代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合理性。至于大家比較關心的成本可負擔性這一重要問題,我們將在東南亞能源觀察系列之二展開討論。請大家持續關注。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