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10月20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10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了宏觀經濟有關運
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孟瑋表示,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大力推進
節能提高能效、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等工作,采取強有力措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重點圍繞三個方面推進:
一是強化節能提高能效,從源頭減少
碳排放。堅持節約優先的能源發展戰略,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不斷完善節能
法規標準體系,2016—2019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13.2%,累計節能約6.5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億噸。
二是大力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不斷增加可再生、清潔能源供給,深入推進煤炭去產能工作,努力打造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2019年,全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升至15.3%,提前完成了2020年規劃目標。
三是完善
政策機制,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節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環境基礎設施以及氣象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等項目建設。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的價格機制,制定清潔取暖、“煤改電”、“煤改氣”、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可再生能源發電等價格政策。發布綠色產業指導目錄,完善綠色債券發行等金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