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陳根:從碳博弈到碳中和,能源革命未來已來

2021-1-22 12:03 來源: 邊元旋愛搞笑 |作者: 陳根

碳博弈的演進


  當今國際各政府及組織的碳中和目標,離不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五次評估報告。而UNFCCC框架開展談判以來,國際氣候治理格局就不斷演變著。

  IPCC第一次評估報告發表于1990年,報告提供了過去100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值、海平面升高值以及溫室氣體的增加量等數據。IPCC第一次評估報告推動了框架公約UNFCCC和相關國際公約的產生與執行。

  1992年6月,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發大會上,UNFCCC作為全球范圍首個關于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對國際社會產生影響的國際化公約誕生,并且為有關環境問題國際合作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

  1995年,IPCC第二次評估報告發布。報告指出,人為因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可辨識的,并將氣候變化的經濟社會影響確定為新主題。在IPCC第二次評估報告的推動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COP3)產生了UNFCCC的補充條款,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KP),以期將對人類社會的負面影響降低并始終控制在最小范圍。

  2001年,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發布。IPCC第三次報告促進并重申了《京都議定書》的規定,并在《新德里宣言》中呼吁發達國家履行好KP承諾。

  2003年,COP9通過了20條環保決議;2004年COP10促成了《京都議定書》生效條件的滿足。2005年,COP11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達成“蒙特利爾路線圖”,包括啟動KP2減排談判在內的40多項決定,標志著旨在限制工業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的KP將開始全面執行。

  終于,在IPCC第二次報告和第三次報告的推動下,國際氣候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為發達國家規定了具有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時間表,提出了聯合履行、排放貿易和清潔發展機制三大靈活機制。至此,國際氣候合作機制初步構建。

  然而,隨著環境問題的惡化和全球變暖的加劇,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使得國際減排任務凸顯。同時,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國內經濟政治形勢復雜化,部分發達國家在減排問題上越來越消極,這導致《京都議定書》從第一承諾期到第二承諾期開始艱難前行。國際碳博弈升級。

  200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厘路線圖”的決議,決議針對過去談判中受到忽視的“技術開發和轉讓問題以及資金問題”進行了討論,發展中國家認為,發達國家應將其GDP的0.5%用于提供資金支持來幫助發展中國家減排。但是,發達國家卻遲遲沒有實質性的舉動。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舉行,意在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然而,發達國家卻因為一味指責發展中國家,并且逃避承擔責任,致使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最終并未能出臺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文本。留給人們的仍然是混亂與困惑。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