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清潔生產指標體系起了什么作用?
據了解,為全力提升我國生態工業水平并逐步與世界接軌,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六類三級”指標體系框架,提出對應的定量或定性指標要求。
“六類”是指按照清潔生產全過程防控理念提出的“生產工藝及裝備指標、資源能源消耗指標、資源綜合利用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產品特征指標和清潔生產管理指標”六大類指標。
“三級”是指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依據清潔生產綜合評價指數將企業清潔生產等級劃分為三級,Ⅰ級為國際清潔生產領先水平,Ⅱ級為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Ⅲ級為國內清潔生產一般水平。根據綜合評價指數,確定清潔生產等級。
“目前已發布的51項行業清潔生產指標體系,涉及
鋼鐵、火電、煤炭、
水泥、印染等重點行業,涵蓋了我國污染物產排量占比較大的行業、310項行業關鍵共性清潔生產技術。”他表示,通過上述標準、推行方案的實施應用,實現了對各行業核心污染源和能耗源的有效甄別,有力推進了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工藝裝備升級、以及污染防治水平和清潔生產水平提升,為重點行業和全過程污染防控水平持續提升提供了指導。與此同時,通過對對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還可以推行差異化
減排措施和差異化監管措施,有效實施精準科學分類管理,營造了公平競爭
市場秩序,實現污染減排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