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傅成玉: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碳貿易中心,“碳中和”決心令世界吃驚

2021-4-1 08:00 來源: 人大重陽

  編者按:繼首屆 “碳中和2060”與中國綠色金融論壇發(fā)布《“碳中和”中國城市進展報告2021》報告后,2021年3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主辦、中國人民大學生態(tài)金融研究中心承辦、與諸多金融、媒體與能源機構合作舉辦的第二屆“碳中和2060”與綠色金融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召開。論壇上舉行了首部“碳中和”藍皮書項目的簽約儀式,啟動了首個“碳中和”智慧監(jiān)測管理平臺。中石化原董事長、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傅成玉出席主旨演講環(huán)節(jié)并發(fā)言,以下為發(fā)言實錄。


  傅成玉

  尊敬的王文院長,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專家,各位同行以及現場的各位觀眾,尊敬的各位領導,我非常榮幸能夠參加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主持的第二屆“碳中和2060”與綠色金融論壇。我是第一次參加這個論壇,但我覺得這個論壇的題目是當前最熱的,同時也有很多困惑的題目。自從去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大會議上發(fā)言,重新承諾中國在2030年提前實現碳達峰,又首次提出中國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那個會議中,“碳中和”這個詞,對于中國人民來說只是一個啟蒙的詞。因為在這之前,中國任何官員、學者、行業(yè)專家們都沒有把“碳中和”作為我們的目標。這對于世界是一個興奮劑,是一件震驚的事件,因為據我了解,世界上所有領域,從政治家到學術專家,沒有人會想到中國會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所以,當那個會議提出之后,我覺得對于世界,特別是對推動氣候變化往前發(fā)展的主體力量來說是個興奮劑。接下來很多發(fā)達國家都提出了2050年目標,但在這之前僅僅歐盟有承諾,其他都沒有提過。在這之后包括日本、韓國以及剛才王文院長提出來的100多個國家都緊接著承諾了各自的目標。從那個時候起,這個目標在我國便開始熱起來,因為正好我們要規(guī)劃、制定《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我們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yè)里參與了眾多討論,討論如何實現2030年之前要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所有討論基本都是從學者角度、技術角度和可操作性上來談這個問題。當然,提出挑戰(zhàn)的困難更多,因此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性,比現在討論怎么去做,討論其他很多難題來說更為重要。所以,我今天選擇了這個發(fā)言的題目:《提升認識的自覺性,促進行動的堅定性》。

  為什么要強調“認識的自覺性”?因為所有的人在討論時,基本只是從“碳達峰、碳中和”的角度去談“碳達峰、碳中和”,如果不跳出這個領域,我們只會說是因為按照習近平主席的要求去做,但為什么習近平主席要求我們這么做?這僅僅是一個減碳的問題嗎?對于這點,我得從提升認識的兩個角度來說。習近平主席提出2060年碳中和的問題,據巴黎協會承諾的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的問題,不是只從解決氣候變化的角度、從我們減碳的角度或從解決環(huán)境的角度來談這些問題。習近平主席是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來看待生態(tài)文明問題。在最初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候,如果僅僅把它作為一個詞來理解,大家都可以理解,但作為目標來理解,我們還沒有上升到自覺的程度。

  現在和世界的整個變化,包括和美國、西方所有的爭斗就是因為時代變了,我們進入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刻。這個變局是推動人類社會的變局,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變化,也不僅僅是他們的變化,是整個未來人類社會要進入一個新的文明時代。未來的社會不是只考慮中國自己發(fā)展好,我們就認為這個世界好,而是中國發(fā)展推動世界更好,世界發(fā)展好,中國才能更強大。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能為世界做點什么?通過我們的發(fā)展,如何帶動世界的發(fā)展?從工業(yè)文明一直到數字經濟,都是以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方式往前推動的。一切社會治理,國際治理、經濟治理,金融治理,所有秩序和治理制度的建設都是建立在原來的資本主義治理制度上。原來的治理制度是基于工業(yè)化的社會和生產力發(fā)展方式而建立的。當我們進入了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的時代,工業(yè)化的生產力發(fā)展方式會徹底地改變。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這個改變的結果,卻已經看到改變的現象,這個現象造成了世界的亂局。大家都找不到出路,國內便出現各種矛盾,各種問題,這就是改變的一個表象;更深層的就是要打造未來的新世界。

  所以,我們要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人類命運共同體并不是今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是未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定不是強者通吃,強者為王,而是要包容和諧,共同發(fā)展。所以,我們2021年提出“共商、共建、共享”。新的發(fā)展理念里除了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還有共享。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將是未來世界共同致力的理念。因此,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生態(tài)文明的概念,我們的生態(tài)文明不再只是就環(huán)境抓環(huán)境,就氣候變化談氣候變化,而是因為這些涉及到人類命運共同的未來方向。特別是疫情之后,所有國家特別是主要經濟發(fā)達體都認識到,氣候變化問題將會幾倍嚴重于現在的新冠疫情。所以,新冠疫情發(fā)生以后,推動氣候變化的發(fā)展加快了。

  要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生態(tài)文明上,上去看待“碳達峰,碳中和”的問題,我們是在打造一個全新的具有前瞻性,對未來有深刻意義的理念。我相信這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里很重要的部分,也會成為人類未來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具有普世價值。所以,中國要想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必須自身做出榜樣,因為我們是世界人類的一部分,必須給世界人類做出貢獻。

  3月15日,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的第15次會議上提出“碳達峰、碳中和事關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事關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什么說事關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我們不能僅僅為了碳減排,而實現碳中和。是為了我們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中華民族的永續(xù)發(fā)展又會推動世界的命運共同體。這就是中央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全面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我們要通過碳達峰、碳中和來推動中國的高質量、可持續(xù)發(fā)展。”

  現在我們說要轉型升級,但是往哪兒轉?怎么轉?碳達峰、碳中和便是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它可以把我們的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及數字化發(fā)展融合為一體,通過這個切入點來促進我們整個社會的轉型發(fā)展。如果我們看不到這點,只會從局部談局部,遇到困難就會縮回去。為什么會這樣?我闡述幾點原因:

  第一,企業(yè),所有的變革要通過可操作層面,主要是各類企業(yè),包括金融。在不同的領域,可以包括5G、工業(yè)互聯網、信息技術、智能、AI/AR、碳減排,還涉及到技術轉型升級等。企業(yè)層面就是把所有東西融合在一起去實現一個目標,通過碳減排把所有的技術應用在一起,使我們的能耗降低,使我們的物耗降低,使我們整個生產過程、生產方式發(fā)生改革,而我們過去改變更多的是生活方式、流通方式,我們的生產方式主要通過智能化來改變。當工業(yè)互聯網,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和生產技術結合時,就會出現深刻的變革,這個變革要通過減碳,減碳減什么?減能耗。能源消耗低了排放就自然少了;能源消耗低了物耗也會隨之減少,整個生產過程就會改變。

  第二,減碳,現在我們進行的是能源結構減碳,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發(fā)展新能源。我們國家討論中缺少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技術減碳,這部分基本沒列入討論的范圍內。技術減碳指的是,現有的生產過程通過技術的改變使碳減下來。這就出現了每個企業(yè)都要進行碳排查,如果企業(yè)連排多少碳都不知道,就做不到減碳。至于在哪兒排?排多少量?這都涉及到技術問題,得通過技術算法,例如只有了解生產方式、燃料和產品的類型,才能計算出碳排量。這個算法必須經過聯合國有關機構認可,我們國家有關機構認可,才能知道這個碳排量的精準度。

  盤查這個碳結果之后,用什么樣的技術減下來?除了技術以外,要有工程設計領域,技術服務領域,碳的審計,碳的審核。這便是新領域的產生。以此類推,涉及到這個領域的工程制造、裝備制造又產生了,這是我們可持續(xù)發(fā)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如果說金融促進了企業(yè)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那么綠色金融便隨企業(yè)低碳產業(yè)發(fā)展而生,例如碳交易碳金融。特別是將來企業(yè)的產品含碳量,產品的類型,出口到歐盟。也許未來會規(guī)定,根據產品的含碳量,來計算需要繳納的碳稅。又例如,產品的碳走到哪兒?誰使用了?誰是終端用戶?中間碳釋放了多少?這便是碳足跡。國內大部分企業(yè)還沒有把這幾塊納入到自身工作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日常規(guī)劃當中,也不了解碳足跡的含義,企業(yè)自己大概知道產品的含碳量,但是誰用了多少碳,企業(yè)不管;他人使用產品后,放出多少碳,企業(yè)也不管。這是不行的。因此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便促進了企業(yè)整體質量的上升,新產業(yè)的上升,綠色金融的產生。

  我曾經說,中國將會成為世界最大的碳貿易中心,因為無論是從規(guī)模上還是目前推動力度上,這都是毫無質疑的。至于減碳的成本,中國比美國、歐盟、日本同樣一噸碳成本要低很多。所以,中國很多碳指標便會成為碳的利潤。我們要從自覺性上提高認識,這些認識涉及到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不僅僅是為了完成碳減排目標,而是通過減碳來實現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fā)展,我們必須提高這個認識。

  我們有了自覺性的時候,遇到困難我們就會主動尋找解決辦法。否則就像前些年遇到困難那樣,經濟一旦下滑,擔心企業(yè)有負擔,便“慢一點”。如果我們?yōu)榱舜蛟煳磥恚悴荒芤驗榻裉斓睦щy而停頓。我們的路是靠我們走出來的,所有的社會進步是通過克服困難,攻堅克難實現的。像習近平主席說的,“不可能敲鑼打鼓就實現了”。所以,提高認識的自覺性,我們便會提高我們行動的堅定性。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