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銀行業發布首個“碳中和”行動方案,綠色信貸增速將不低于20%

2021-4-20 10:00 來源: 第一財經 |作者: 段思宇

氣候信貸將成為銀行綠色金融的重要領域。

自“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被提出后,銀行業正積極推進綠色金融服務。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日前江蘇銀行正式發布了國內銀行業首個“碳中和”行動方案。

根據方案,該行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氣候融資專項支持額度不低于2000億元,清潔能源產業支持額度不低于500億元,支持減污降碳、清潔能源、清潔交通、零碳建筑等領域重點項目,推動實現碳減排超1000萬噸。

江蘇銀行夏平董事長稱,未來,江蘇銀行將通過采納《負責任銀行原則》、完善綠色金融組織架構、加強氣候金融產品創新和氣候風險管理等系列舉措,推動落實金融服務“碳中和”行動方案。

在具體舉措上,江蘇銀行綠色金融與PPP事業部總經理董善寧對記者表示,2021年該行計劃綠色信貸增速不低于20%,清潔能源貸款增速不低于50%。另外,還將完善氣候投融資產品體系,在發展綠色金融產品的同時,豐富基礎碳融資工具、碳衍生品工具、碳資本市場工具等。

除了江蘇銀行外,此前也有銀行落地了相關產品。比如,國開行發行首單“碳中和”專題綠色金融債券,所募資金將用于風電、光伏等碳減排項目;興業銀行承銷“華電福新能源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碳中和債)”,這是全國首筆權益出資型“碳中和”債。

在業內人士看來,“碳中和”工作的開展,將為銀行業帶來巨大的投融資需求。根據清華大學牽頭的《中國長期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研究》報告測算,如果要實現1.5℃目標導向轉型路徑,2020~2050年能源系統需新增投資138萬億元,折合每年新增投資超過3萬億元,直接帶動銀行對公業務需求擴張。而截至2020年末,我國綠色貸款余額只有12萬億元,大約占總貸款的6.9%,發展空間較大。

其中,業內的共識在于,氣候信貸將成為銀行綠色金融的重要領域。據興業研究測算,近年來,氣候信貸占比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氣候投融資信貸工具余額占綠色信貸余額的比例從2013年6月的66%增加至2017年6月的70%左右。

從投放領域來看,氣候投融資的信貸余額主要投向綠色交通運輸項目、可再生能源及清潔能源項目、新能源制造端、工業節能節水環保項目。記者了解到,上述領域也是不少銀行發力的重心,比如湖州銀行目前就在電力、交通、建筑和工業等去碳化領域中尋找機會,并且該行在綠色信貸上的定價也有優惠,幅度大概在10%左右。

還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鼓勵銀行開展“碳中和”相關業務,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4月12日舉辦的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央行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正在抓緊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相關工作,爭取盡快推出。據悉,碳減排支持工具是直達實體經濟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通過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益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

不過,對于銀行來說,“碳中和”目標也帶來了諸多挑戰。董善寧對記者稱,比如信息不對稱、政府監管與產業政策的不相符、機構碳核算的方法不一致等。海通國際聯合中英金融機構氣候與環境信息披露試點項目課題組發布的《中國金融機構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和方法》報告也提到,碳排放的核算與統計是實現碳中和的前提和首要步驟,金融機構需要按照選定的溫室氣體核算標準,運用專業的方法學組織碳盤查

另外,也有觀點提出,持有高碳金融資產比例較大的銀行,將面臨較高轉型風險。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表示,高碳企業可能在低碳轉型中因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等措施導致成本上升、盈利收窄甚至虧損,從而引發銀行信用風險。同時,銀行業還要根據“碳中和”目標推進及政策落地情況,預判未來產業機構調整對高碳行業的影響,及時調整和收緊高碳行業信貸政策,有效防范低碳轉型風險。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