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要看大勢、看長遠、看全局,要考慮技術、經濟、
市場及其迭代演進,還要考慮替代方案的競爭,更要結合中國的國情。非化石能源制氫及利用的轉化鏈較長,轉化效率存在上限,單位固定成本分攤存在下限,這些是物理和產業極限
問題,非技術迭代和規模效應所能解決。總體來看,在乘用車、天然氣摻燒、儲能等應用領域,于氫能之外,存在轉化效率更高、價格更低的競爭性或替代性方案(鋰離子電池等)。氫能在客運、貨運、輪船等
交通運輸領域存在應用場景,但是,這仍然要根據電化學儲能特別是鋰離子電池的技術迭代而定,若固態鋰電池及其他性能更優越的儲能電池得到大規模商業應用(固體鋰電池預計在2025~2030年之間獲得商業突破),仍會侵蝕氫能的應用空間。長遠來看,氫能預計將在
航空運輸領域存在應用場景。工業用氫量較難快速增長,但供氫結構受碳達峰、
碳中和政策影響存在調整需求,預計將催生產業機會(主要為化石能源制氫+CCS/C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