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助力,綠色金融迎來密集
政策支持和發展機遇。2020年10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央行、銀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機構及資本積極開發與
碳排放權相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日前,浦發銀行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為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全國首單碳
排放權(SHEA)、國家核證自愿
減排量(
ccer)組合質押融資。這是繼該行發布“浦發綠創”品牌并升級推出《綠色金融綜合服務方案3.0》后,在
碳金融領域實現的又一次創新突破。該筆業務的落地,有效地幫助企業盤活了碳資產,充分發揮
碳交易在金融資本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聯通作用,提升了碳資產融資的靈活性,是浦發銀行身體力行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氣候融資發展的創新舉措。
據悉,早在2015年,浦發銀行就落地了國家碳交易注冊登記簿系統上線后的首單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質押融資業務。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是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實現減排,并獲得國家專業
認證,CCER可用于抵消
碳配額,也可用于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企業內生減排的動力,使企業主動控制碳排放量。
碳排放權(SHEA)是政府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額度,用于清繳企業實際產生的碳排放量,剩余部分可交易或儲備。從企業的角度,這個配額是管理企業碳排放的總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會形成外部壓力。
據浦發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如果僅對SHEA融資,則企業實際可融資的總金額有限。將兩種碳資產組合運用,既充分挖掘了企業SHEA的資產價值,又有效釋放了CCER對于
節能減排的社會價值。
在2020年底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推出《上海碳排放配額質押登記業務規則》后申能碳科技公司便尋求在新的業務規則下進行創新融資。針對企業需求,浦發銀行第一時間提出了基于《上海碳排放配額質押登記業務規則》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協助辦理CCER質押業務規則》的碳排放配額(SHEA)、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組合質押融資方案。
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大力發展基于碳排放權等各類環境權益的融資工具,拓展企業綠色融資渠道,增加其流通價值,可以促進全社會對碳資產的接受度,普及
碳資產管理制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