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發布碳中和路徑圖 中國農業食品業加速碳減排

2021-7-28 15:21 來源: 貝殼財經

食品企業碳中和實踐加速


  2017年,我國成立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0年9月,我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表示,在2030年前抵達碳排放高峰,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伴隨今年“碳達峰”“碳中和”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頭部農牧企業及食品制造業的碳中和實踐正在加速。

  “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一系列手段抵消自身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乳企澳優也將減排納入戰略規劃。目前,澳優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密度(每百萬元收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由2018年的4.5噸下降到2020年的2.6噸。而在世界范圍,食品巨頭雀巢正致力于包裝解決方案。《企業碳中和路徑圖》報告顯示,目前雀巢87%的包裝、66%的塑料包裝是可循環再生或重復使用的。

  不過,實現碳中和意味著成本增加,伊利僅改造天然氣鍋爐就投入9000萬元。企業在這一過程中能否在經濟層面受益,將成為其加入碳中和行列的關鍵因素。波士頓咨詢公司碳中和相關項目經理林夢雅告訴新京報記者,碳中和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收益是降本增效,對企業品牌形象有提升作用。對上市公司來說,碳中和還有助于提高公司評級,減少融資成本。

  數據顯示,得益于2020年的專項推進節能項目,伊利將運營成本降低1億元,節約4800多萬度電、400萬噸水、430萬立方米天然氣、2.8萬噸煤。

  一些國外同行的成功案例也值得借鑒。恒天然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其碳排放量較全球平均水平低70%,比其他主要牛奶生產商低46%。從2021年6月起,符合恒天然在牧場可持續發展和牛奶質量標準的奶農,將有資格獲得每公斤乳固體最高10新西蘭分的額外差額支付。此外,恒天然工廠還制定了2025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標。

  “若菲仕蘭所有會員牧場減少一半的能源消耗,每公斤牛奶的碳足跡將減少3%。”在荷蘭,菲仕蘭制定了“路線2020”戰略,承諾實現碳凈中和。菲仕蘭越來越多的會員奶農通過利用太陽能設施、風力渦輪機、糞便產生的氣體來生產能源,實現自給自足。2021年,首批50噸載重的氫動力奶罐車也投入使用,減少了牧場到工廠的碳排放量。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銳建議,將產品生命周期內的碳足跡信息以標簽形式呈現給消費者,來影響消費傾向性,可推動企業做出碳減排行動。近幾年國際上興起的植物肉、植物奶等品類,就是消費者通過購買行為推動企業減少碳足跡的有效案例。
123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