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碳交易市場價格這么低?
按照《巴黎協定》原則,歐洲是希望碳價在40-60美元之間,從而用經濟壓力加速碳
減排。但是中國很長一段時間不可能接受,主要有幾點考慮:
1. 中國全國
碳交易市場本來就是加急上的,原來還要再過一兩年,既然加急上,那還是要穩妥為主。
2. 目前上的都是發電和高排放企業,搞碳交易是希望增加一種市場化的手段督促這些企業優化生產、降低
碳排放,可不是想把這些企業搞死,所以價格一定要適度,不能超過企業承受上限。
3. 中國和歐洲不同,中國還有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和需求,2030年才碳達峰,然后經過30年的努力才實現
碳中和,歐洲比我們早了近20年。如果我們中國的碳交易市場把價格定的太高,就背上了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更可能讓歐洲等先發國家獲利。
所以,想要去碳交易市場淘金的還是先等等。
目前碳交易還在磨合中,先簡單介紹一下,最后說下小鎮的整體想法:
不要真的以為我們一定要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是一個旗幟,根本是為了設定一個目標,逐年倒推制定每年的達標計劃,方便進行考核,給出了一條引導各行業轉型的路徑。
一方面支持供給側改革,另一方面也給了生態環境部在治理嚴重污染之后一個治理環境的新抓手。
只要我們成功實現了轉型、自然環境變得更好,碳中和實現與否并不重要,畢竟人類碳排放對地球影響到底如何到現在還沒有定論,更不要說一個龐大的國家沒有任何人有能力統計出真實的碳排放,更何談計算是否實現碳中和?
對外當然要大說特說,爭奪國際道義。但是,咱們心里一定要清楚:搞碳中和、碳交易,歸根到底是為了中國自身更好的發展,可不是為了迎合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