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為什么只有創新才是 “碳中和” 的破局之道 ?

2021-8-30 10:17 來源: 雷鋒網

忘記“不可能”,“創新”是破局之道


創新是解決碳達峰、碳中和問題的關鍵。

國家提起過很多次,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比爾蓋茨從企業家的角度講得很清楚,當時的溫室氣體排放是510億噸(現在已經達到570億噸),從510億減到0,他的思維方式就是哪項技術可以貢獻多少、有多大的規模、多大的空間,能不能商業化,不能商業化的怎么辦,創新就包括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包括電力系統的創新。

為什么提出電力呢?

因為電力占全球的排放量最大的,未來的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都是電力,要解決電力問題,包括電力的發電技術問題、輸送技術問題、儲存技術問題,包括還有捕獲碳封存技術問題,都在創新之類。

同時,還有裝備制造、制造業的升級換代創新,包括工藝、材料創新、循環經濟等等。還有能源的創新,養殖業的問題、農林廢棄物的利用問題,都有很多創新的技術。

還有交通運輸領域,驅動燃料的創新,包括電動化、燃料電池等等,從一個運輸工具到工作社交重要的平臺,這些東西都在不斷發生變化,還有綠色建筑的創新。

這里提醒大家,只有一個挑戰,那就是能不能忘掉一個詞“不可能”。因為不可能就是一個機遇。

創新者的責任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金融企業的選擇就是支持創新,朝著理性、合理和健康的方向發展,因為創新不一定都是合理,所以一定要朝著理性、合理、健康的方向發展,這是金融企業責無旁貸的。

可以通過一個案例看看金融企業的責任,金融企業可以點石成金、也可以無中生有。

比如,十幾年前特斯拉剛剛做電動汽車的時候,什么都不是,金融企業就砸錢了,當它做到四五萬輛的時候,它的市值就超過了通用、福特,去年最高的時候超過了前八名汽車制造的市值,雖然現在腰斬了,還是超過了前五名,這是金融創造的奇跡。

這些事情不僅在國外發生,也在國內發生。比如寧德時代,蔚來,它們也超過了寶馬。所以,金融企業是無窮的。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所支持的行業會發生了什么。

5月26日,荷蘭的海牙法院判斷綠色和平等NGO組織訴荷蘭殼牌公司一事,要求殼牌公司2030年之前全球碳排放要減45%,它算了一下,第一類排放、第二類排放和第三類排放就是怎么計算的,究竟碳排放、直接排放、間接排放和服務排放,給殼牌算了17億噸,到2030年要減少45%,也就是要求它差不多要減少7億噸。

這個事情大家好好看看判決書,雖然這是具體公司的訴訟,但它有具體的原理、氣候變化的事實、相關方之間的權益擔當等等,真的是百科全書式的東西。如果要知道氣候變化和你的企業有什么關系,要多讀讀判決書,耐心讀完。

殼牌企業是富可敵國的公司,律師團隊也十分豪華,辯護詞也可圈可點,但殼牌還是輸了。

我大概說一下它的辯護詞有一點,說起來幾乎天衣無縫。

首先,它說有消費才有殺戮,有開汽車的人,我才賣汽油,開汽車的人沒罪,用汽油的人有罪,合理嗎?第二條說,如果我有罪,那不是只有我賣汽油,全球有幾十家大公司、上萬家賣汽油的小公司,那賣汽油的公司都有罪。最后一個就是如果判了我有罪,必然對全球范圍內掀起聲討和圍剿化石能源的浪潮,就會危及全球的能源安全。

這三點看起來相輔相成、天衣無縫,但是經過論證、討論、質詢、聽證等等,最后法官的判決詞是既義正詞嚴又非常詼諧幽默:

“第一條,按照荷蘭的法律,吸毒人是無罪的,販毒的人要定罪,因為販毒的人是以盈利為目的,吸毒的人有癮了,花錢去才毒品,所以要判販毒的人有罪,這個法律立得住;

另一方面,不是唯一的戴罪之身不成為理由,法官不能把全球所有的罪犯都抓過來,但只要有人把罪犯扭到法庭上來,只要不能洗清罪名,不能證明你無罪,就判你有罪;

第三個,說能源安全不是我的事,是政府的事,歐盟需要碳中和,歐盟提出2030年要減65%,我們要求你們公司減45%,比它還簡單,你要告就告聯合國,如果聯合國取消了氣候排放公約,歐盟取消了碳中和的要求,就不判你有罪。”

當然,殼牌也知恥而后勇,馬上就開始做2050年碳中和的方案,制定2030年減45%的決議。

今天早上我在朋友圈發了,英國石油BP去年提出了碳中和,今年和去年相比,公布了一年的成績單,減少了15%。

所以,殼牌從2035年減45%并不是做不到的。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場硬仗,也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次大考,同時要求大家要去學習碳中和的相關知識,增強做高綠色低碳發展百年的準確,所以大家一定要學習、理解到底是為什么、意義是什么。

這就是今天我想分享的,如果有問題,我們再討論,謝謝各位!
12345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