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石油公司的啟示與建議
6家國際石油公司的
碳中和路徑,也給我國石油公司從指標量化、管理機制方面帶來一些啟示:
一是明確關鍵指標的量化目標,提出分領域、分業務、可操作的具體行動方案。6家石油公司都建立了較為完善的
碳排放指標體系,在碳中和戰略路徑中針對關鍵指標設定各階段目標,同時積極部署碳
減排和碳補償的行動方案,在行動方案中提出各種具體量化的指標,以便按進度實現戰略路徑中各階段的目標。具體來說,在各階段指標任務設定上,可以分為
碳減排指標任務、碳補償指標任務、低碳業務指標任務三個層級,同時根據各公司自身戰略發展需要,從技術、管理、金融等各個維度,分領域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行動方案。
二是建立碳中和與經濟效益掛鉤機制。企業應將碳減排目標的階段性任務指標與管理層的部分獎金掛鉤,將碳減排年度任務的完成情況與員工的部分年度獎金掛鉤。建立內部
碳交易體系和價格機制,將碳價影響因素納入企業新項目的投資決策過程中。通過實施低碳發展專項基金等激勵措施,在整個公司內部促進低碳技術的應用,加快推進低碳業務發展。
三是健全治理結構,確保碳中和戰略的順利實施。6家石油公司都將氣候變化相關議題納入董事會層面監管范圍內,在定期會議上討論與氣候變化風險相關的重大
問題,每季度、半年或者一年集中監測在實現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目標和指標方面取得的進展,并發布相關監測報告。石油公司內部應建立統一管理的歸口部門,同時建立類似碳領導小組的跨部門委員會,協調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業務部門對有關碳排放達峰、碳中和問題進行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