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否可以效仿其他國家禁售燃油車?
有專家提出,挪威、丹麥、冰島、瑞典、荷蘭、英國等國紛紛提出全面電動化或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我國也可借鑒實施。參考國際經驗來研究我國的
政策,筆者認為應先把四個“是否”弄清楚——國外是否真實施、中國是否應實施、中國是否可實施、中國是否能實施?
第一,國外是真的將實施“禁燃”嗎?目前,國外的規定主要為愿景,并不是真的行政禁止令。各國燃油車禁售計劃多以頂層規劃愿景的形式提出,基本以發揮引導作用為主,意在傳達國家實施全面電動化及進行氣候保護的積極信號,未見明確的行政約束性
法規措施。即使西班牙、法國等國已將“禁燃”計劃納入法律體系,也未在文件中明確體現行政強制性措施,也就是未明確“禁燃”后是否真的不允許燃油車企業銷售、車主登記上牌,如果有企業銷售是否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等內容。
第二,中國應實施“禁燃”嗎?即使國外禁售燃油車,中國是否應實施也要看國情。目前提出“禁燃”的國家多數是小國、小
市場、小汽車工業,而中國是大國、大市場、大汽車工業,這是最基本的國情差異,意味著國外“禁燃”不代表中國就應該實施類似政策。如挪威、丹麥、冰島、荷蘭等國的汽車工業均非本國經濟支柱產業,禁售傳統燃油車不會打擊本國經濟。而作為傳統汽車強國的美國、德國等在燃油車禁售方面極其謹慎。
第三,中國可實施“禁燃”嗎?國外即使禁售燃油車,也不意味著中國可以,因為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規,還要看國內法律法規是否允許。
第四,中國能實施“禁燃”嗎?部分國家提出“禁燃”愿景有其經濟社會基礎,簡而言之是“三高”——消費者高漲的環保意識、較高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如果我國要實施,得看是否有類似的經濟社會基礎。首先,國民環保意識高漲是歐洲國家出臺“禁燃”計劃的重要基礎。歐洲是全球綠色發展的領先者,也是環境友好型政策的主要發源地。部分歐洲國家的公民環保意識較強,公民環保訴求甚至高于經濟發展訴求,大力支持政府“禁燃”;二是
電力清潔化程度高,有利于釋放電動汽車
減排潛力。如世界銀行統計,挪威電力結構中,可再生能源比例高達98%;三是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擁有更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挪威、丹麥、瑞典、冰島等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為其較早實現汽車全面電動化提供了支撐。
如果以上四個
問題都是否定答案,筆者認為,國外政策對中國沒有可資借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