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智慧城市的知名專家,今年以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總工程師高艷麗明顯感受到,“
碳中和”里的數字機遇。
一面是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正在倒逼產業結構的調整,要求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提升占比;而這正是數字經濟所擅長的工作——通過重塑產業結構,提升運行效率,實現治理數字化、能源綠色化,以及城市基礎智能化轉型。
數字碳中和,這是個新詞,也是備受矚目的熱點。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里,碳中和路線圖明確,并將數字經濟、新能源、創新等要素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柱。
9月7日,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
論壇,來自全國的數字領域和碳中和領域的專家聚齊在成都,探討在數字化的助力下,碳達峰、碳中和如何帶動新的技術進步,引領新的發展方式,帶來深入而廣泛的經濟社會變革。
從宏觀來看,數字碳中和的發展,可以倒逼城市調整產業結構,加大清潔能源的使用,加速了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于企業、居民等微觀群體而言,生產、生活亦將產生顛覆性改變。
這是數字碳中和發展的最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