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糾正近期各地出現的“運動式減碳”之風,您如何解讀這一政策指示?
鄒驥:雖然時下各地對于碳達峰、
碳中和的路徑規劃還在設計布局過程中,但由于認識不到位,“一刀切”的思維是存在的,很可能出現“運動式減碳”。從這個角度看,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指示是非常及時的。反觀當前實際,各方仍需要加強學習,補齊認識短板。
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跨度為10年和40年,其中包括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目標的30年時間。因此,要避免運動式、一刀切和簡單化的
節能降碳做法,強有力的指導必不可少,這就對決策者、管理機構和智庫提出頂層設計層面的更高要求。要在正視新技術從開發到應用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立足當下、著眼長遠、系統謀劃、循序漸進,既不冒進又不懈怠,瞄定方向,向碳達峰、碳中和穩步邁進。